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部之史記

[複製鏈接]

280

主題

410

帖子

58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悟道 發表於 2014-7-25 11: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記》,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西漢司馬遷著,原名《太史公書》。「史記」本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

司馬遷,字子長,夏陽人,先後任郎中、太史令。司馬遷利用國家收藏的文獻,根據《尚書》、《左傳》、《國語》等書以及諸子百家之書,並藉助實地調查的材料,花費十幾年時間,約於漢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前104年—前91年)間撰成《史記》。

《史記》共計一百三十篇,記載自傳說中的黃帝至漢武帝共二三千年的歷史。后因其書有缺,褚少孫補撰《武帝紀》、《三王世家》等,並綴以漢武帝天漢以後事迹。全書按體例分為:本紀十二篇,為全書綱領,記述歷代帝王言行政績,兼錄各方面重大事件;世家三十篇,記述諸侯史事,還包括個別地位與諸侯相當的人物事迹;列傳七十篇,記述重要歷史人物及少數民族史事;表十篇,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以清脈絡;書八篇,記典章制度沿革,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書末附《太史公自敘》。

司馬遷撰寫《史記》提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宗旨,即探索天道和人事之間的關係,研究歷史的發展變化及其規律問題,旨在建立一套歷史哲學體系。

《史記》取材豐富,資料翔實,敘事「不虛美,不隱惡」,文字生動精鍊,對後世史學和文學都有深遠影響,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美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5: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