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普京領頭重啟新冷戰勝算幾何?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7-20 17: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16日報道,根據俄總統普京上周訪問古巴期間達成的原則協議,俄將重返位於古巴首都哈瓦那南郊針對美國的洛爾德斯無線電監聽站。

  蘇聯在1967年啟用洛爾德斯監聽站。作為蘇聯時期在海外最大的無線電電子偵察中心,它可以監聽美國境內大部分地區的無線電信號和電話通訊。 2001年,因為缺乏資金,難以維持這個距離莫斯科上萬公里的設施,同時也出於發展俄美關係考慮,俄羅斯放棄了洛爾德斯監聽站。報道說,現在俄決定重新啟用這座距離美國海岸250公里的無線電監聽站,原因是俄已有經濟能力,而且最近俄美關係再度變冷。

  報道引用俄對外情報局前局長維亞切斯拉夫·特魯布尼科夫的評論說,洛爾德斯讓俄羅斯在西半球有了眼睛,這座監聽站目前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蘇聯時期。 1991年蘇聯解體后,俄古關係經歷了十幾年的低潮。不過自2005年以來,兩國關係迅速升溫,目前俄羅斯是古巴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

  一名烏克蘭官員17日告訴路透社,當地時間16日晚間,烏克蘭一架蘇-25戰鬥機在執行任務時被俄羅斯飛機擊落。烏克蘭安全和國防委員會發言人告訴記者,被擊落飛機中的飛行員在飛機墜毀前,已安全逃出。

  17日晚,一架屬於馬來西亞的航空公司的波音777客機在烏克蘭境內靠近俄羅斯邊境被導彈擊毀,機上280名乘客和15個機組人員無一生還。克里姆林宮說,俄羅斯總統普京17日在電話中告訴美國總統奧巴馬,一架馬來西亞客機在烏克蘭境內墜毀。克里姆林宮說,當時兩位領導人正在事先安排好的電話交談中討論烏克蘭局勢。針對MH17被擊落墜毀事件,英國首相卡梅倫稱「非常震驚和悲傷」,並就機上可能存在英國公民表示震驚。

  MH17飛機到底是被誰擊落的?目前應該有三種可能:絕大多數外媒都稱是俄羅斯軍方擊落,但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言人佩斯科夫17日稱,有關指控俄羅斯參與擊落MH17的說法是「愚昧」的。烏克蘭外交部此前稱,烏政府將提供俄羅斯參與擊落飛機的證據;第二種可能是烏克蘭東部親俄羅斯的分裂武裝組織,烏克蘭東部分裂武裝組織在半個月前就號稱獲取了航空導彈,這種中高層導彈擊落民用飛機完全沒有問題;第三種可能是烏克蘭政府軍。

  1983年,一架從美國阿拉斯加起飛的大韓民航「波音」-747飛機,在飛往漢城途中被蘇-15戰鬥機擊落,機上269名乘客全部罹難。事件發生后,世界輿論一片嘩然!種種跡象顯示,經歷過冷戰對抗的普京,依然存留著冷戰思維,如今,普京是否正打算利用東西方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分歧,領頭與西方再打一場新冷戰?

  所謂冷戰,是指西方國家和前蘇聯及其盟友在1947年至1991年間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對抗、衝突和競爭。冷戰一詞是當年美國政論家斯沃普在為參議員巴魯克起草的演講稿中首次使用的。冷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開始,隨著八十年代前蘇聯的經濟危機和戈爾巴喬夫的民主改革,促成共產黨國家垮台,到1991 年12月25日前蘇聯解體冷戰正式結束。

  冷戰最典型的歷史事件包括中國國共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中東戰爭(1947年3月12日-1991年12月25日),大多數時候只是雙方代理人之間的衝突,在這些衝突中,主要強國只是通過資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國家或組織。這麼做就減少了兩大陣營的直接衝突。

  西方資本主義陣營與前蘇聯社會主義陣營冷戰的另一個戰場在科技領域,包括十分隱蔽的間諜戰和雙方的政治宣傳戰。雖然雙方的諜報系統經常採取秘密的暗殺行動,但是由於核武器的威懾,兩陣營一直沒有發生全面衝突。德國柏林牆應該是冷戰最明顯的標誌,這堵牆分隔了東柏林(屬於東德)與西柏林,使西柏林孤立於東德內。

  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到60年代,前蘇聯綜合國力與美國還有明顯差距,特別是在軍事實力上,因此當時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極力緩和冷戰以來僵硬的美蘇關係,希望實現「美蘇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同時又有一些有挑戰性的舉措對外擴張,前者的標誌性事件是1959年赫魯曉夫訪問美國,後者的標誌則是 1961年柏林牆的建立和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這一階段美國憑藉綜合國力特別是軍事實力的優勢佔據戰略優勢,迫使蘇聯撤走了在古巴的導彈。但蘇聯人在美國後院留下古巴這顆釘子,至今仍未拔出。

  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蘇聯縮小了與美國的實力差距,特別是在軍事實力上一舉超過美國。美國由於長期陷于越戰,加上73年的石油危機以及資本主義陣營內部的分化,不得不採取保守戰略。這一階段雙方關係有一段緩和時期,兩國領導人頻繁互訪並簽署關於《美蘇限制戰略核武器條約》。蘇聯的擴張到79年入侵阿富汗達到頂峰,隨後隨著里根上台,美國開始扭轉戰略被動局面,爭霸格局再次改變。

  里根上台後復興美國經濟,以軍事實力擴張為手段,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根本重新獲得戰略優勢。而蘇聯國內經濟出現嚴重困難,特別是入侵阿富汗帶來極為沉重的軍事,經濟和外交負擔,無法繼續支撐爭霸戰略。戈爾巴喬夫為了集中精力和財力解決國內問題,不得不採取全面收縮戰略,並最終因為改革失敗,導致蘇聯解體,冷戰到此結束。

  如今普京領頭重啟新冷戰,時機選擇很好,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各國,經濟陷入停滯,面臨新興國家特別是金磚五國的正面挑戰,俄中關係俄印關係都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俄羅斯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又使俄羅斯積累了雄厚的資本,足以正面對抗陷入衰退的西方國家。

  普京當年被葉利欽看中,親手扶持登上俄羅斯總統寶座之後,很快嶄露頭角,他派兵血洗了反叛的車臣武裝,又擊潰瓦解了政治對手,克格勃出身的普京把俄羅斯政治再次搞成了密室政治,他默認乃至很享受一國命運繫於一人的風光狀態,他認為這個國家的最佳繼承人是他自己!凡是反對普京或對普京構成威脅的勢力或個人,都沒有好下場。

  俄羅斯政治史有著濃重的集權色彩,從彼得大帝到葉卡捷琳娜女皇再到沙皇亞歷山大,俄羅斯人對強勢君主均是情有獨鍾。再度登基的普京無疑會幹滿兩屆十二年,他統領俄羅斯的時間將超過前蘇聯的斯大林。斯大林從掌權執政到病死床榻,統治了前蘇聯23年。而普京至少要干到2024年,再次交權時,也才72 歲,仍然可以操控俄羅斯的政治走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0: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