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近平用強硬姿態反腐體現了啥?重拾民心?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7-20 14: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隨著副國級的蘇榮和身份微妙的令政策近期相繼落馬,江西、山西等省的腐敗堡壘相繼被攻破,此輪大規模反腐漸入「高潮」,同時提升了人們對反腐的預期。可以說,時至今日,已經少有人懷疑習近平和王岐山的反腐決心了。

  自鄧小平以來,中共領導人對於「腐敗亡黨亡國」的論述不絕於耳,但真正把它上升到「亡黨亡國」高度,從而將反腐作為一種戰略,而非僅僅一種策略的,可能只有習近平。那麼,習近平為什麼要用這種霹靂手段強硬推進反腐?

  按照一般定義,腐敗是對公權力的濫用,並因此損害國家或公眾利益的行為。貪腐只是其中最為人所痛恨的一種。中國目前的腐敗,除了具備腐敗發生的一般特點外,也與中國處於社會轉型這一特定歷史階段有關。在這個大轉型、大變動時期,思想的混亂、道德的沉淪、紀律的鬆弛、信仰的消失、制度的虛無使得人們一切向權力和金錢看齊,金錢是社會真實的拜物教。每個人都用自己手中擁有的各種資源,包括權力、知識、關係、美色等交換金錢,從而形成了一個全民腐敗的環境。

  官員作為社會的管理者和實際主宰者,其擁有的各種資源比一般人要多得多,因此,在制度缺失和監督匱乏的情況下,也就非常容易把手中掌握的權力和資源變現為金錢。媒體曾以120個省部級腐敗高官為樣本,指出高官貪腐行為契合時代經濟特徵,與市場經濟共生共長,呈多發趨勢,並在此過程中進化為複雜的高級形態。何況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理論界還有一部分人鼓吹「腐敗有理」或「腐敗是改革的潤滑劑」等論調,為官員的腐敗掃清理論的障礙,使得官員腐敗起來也「理直氣壯」。

  這樣的客觀環境造就了亘古未有的驚人腐敗——動輒一個小小的科長,貪腐金額就能達幾千萬甚至上億;在一個副局級官員的家裡,竟然搜出現金上億。所謂亂世當用重典,不用重拳無疑已不足以遏制這股禍亂全社會的腐敗勢頭。

  而從世界現代化的歷史過程來看,包括美國在內,腐敗的大量滋生是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中都曾出現過的現象。就此而言,中國的腐敗似乎合乎歷史發展的規律,可稱之為轉型腐敗。然而,中國的特殊性在於,它是一黨執政的國家,腐敗帶來的危害直接針對執政黨、侵蝕執政黨的權力基礎。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在分析西方中世紀教會的腐敗時就曾指出:這種腐敗決不是偶然的、如一些人所說是單純濫用權力的結果,因此只要遏制了某些人的私慾即可將其消除;相反,這不僅是一種源於制度原因而必然的、根深蒂固的腐敗,而且是一種不斷地向一切空間瀰漫的死症,它註定到處孳生出權力欲、放縱淫慾、種種野蠻和卑鄙的腐敗情形、偽善和欺騙。

  黑格爾所講的實際就是一種腐敗的擴散效應。當貪腐成為一種文化,一種社會普遍認同的心理,它就會像癌症一樣散發、蔓延,多數人對腐敗的態度會由開始的「深惡痛絕」轉變為「習以為常」,只要不觸及個人利益就聽之任之,甚至抱著「改變不了環境就適應環境的心理」。在這種「文化」氛圍中,腐敗被淡化、被認同、被慫恿、被放縱,成為行為準則和生活方式,全面侵入社會的肌體。目前的中國就是如此,這也是當前腐敗現象的可怕之處。

  腐敗對社會造成的危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腐敗導致財富轉移到少數人手中,加劇社會經濟的不平等,使得公眾對社會不公正現象的認識迅速提高,容忍度降低;

  其次,腐敗還會降低經濟增長的質量,因為腐敗把資源配置在不該配置的地方,從而造成經濟扭曲、資源浪費和效率損失;

  第三,腐敗的失控將破壞關鍵的治理制度,腐敗對環境、公共衛生、教育、司法等關鍵性公共機構的信譽與士氣的損害是難以估量的。

  例如,高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地方,它本來應該為社會和民族培養健康的心靈和獨立的人格與心智,而大面積的腐敗損害的就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和希望;醫院作為治病救人的地方,腐敗損害的就是社會健康的肌體;環境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未來生存的物質基礎,腐敗損害的就是國家和民族的生存土壤;司法公正作為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腐敗損害的是社會正義的根基。而上述種種,本來是支撐一個政權、一個國家發展的根基。

  從歷史來看,古今中外因腐敗失控而致政權敗亡的事例實在太多。中國歷代王朝無不毀於腐敗而來的治理失敗,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驗也表明,腐敗會加大爆發全面危機的風險。這樣的教訓都警示著必須對政權刮骨療毒,真正提高其對腐化的免疫力。

  在懲前毖後的經驗教訓總結之外,強力反腐同樣有面向未來的特殊效果,那就是推進改革。反腐與改革是習近平總體戰略的「一體兩翼」,或稱「兩個拳頭」,他制訂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計劃,但在改革因利益而遭到既得利益集團頑強抵制甚至鎖定的情況下,就必須通過反腐打開缺口。這也是此番反腐力度不斷加大的原因。

  要重建執政黨的合法性,大幅提高政權的執政和治理能力,推進改革向預定方向前進,重拾民心,都決定了習、王必然以強硬姿態反腐敗。反過來,以改革以來形成的既得利益階層之強硬,這場反腐大戲勢必無法很快落幕,這之中固然有不同集團的生死鬥爭,制度的重建仍將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更是漫長的過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6: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