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藍普頓:追蹤中國領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樂 發表於 2014-7-17 15: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明鏡新聞網 ​2014-07-16

《名星》記者柯宇倩/中美問題知名學者藍普頓(David M. Lampton)在最新著作《追蹤領導人:統治中國,從鄧小平到習近平》(Following the Leader:Ruling China, from Deng Xiaoping to Xi Jinping)中,穿插了許多中國領導人與外賓的對話、公開談話、內部講話,勾勒出每個領導人不同的性格與思維模式。
藍普頓也用政治學家伯恩斯(James MacGregor Burns)的理論來分析中國領導。伯恩斯將領 導分成兩類型,轉型領導、互易領導,前者指得是領導者利用自身的影響力,改變成員的觀念,讓成員願意為組織盡心力,這種類型的領導看重的是成員的內在需 求;互易領導指得是利用協商、妥協、談判等方式,配合實質的報酬,讓成員願意達到組織目標。伯恩斯也定義了另一種類型的領導:權力行使者,指得是將權力當成最終目標,而非達到其他目標的手段的人。

​毛澤東是權力行使者,鄧小平重視人們的物質慾望
​中國領導者的類型從轉型領導朝互易領導前進。鄧小平雖然偏向轉型領導,但與真正的轉型領導有段距離,他的領導方式與毛澤東很不一樣,毛澤東想藉由改變人民和基本社會組織來改變中國,毛澤東是一個魯莽的權力行使者。
鄧小平是具有轉型目標的領導,他的手法是順從人民的渴望。鄧小平認為,提升中國經濟的首要作法,就是把人民的慾望帶入這個目標中。鄧小平在1979年底曾對一名美國訪問者說:「有件事是對的。在與刺激無關的情況下,不可能讓個人的熱情和主動力充分發揮作用。」
一 名副部長這樣形容鄧小平的改革。「計畫經濟,缺少快速的增長,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走向一個破產的邊緣。『是的,中國人都是平等的,中國人都一 樣貧窮。』鄧會以『當代中國偉人』的形象被記得。鄧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是優先事項中的優先事項。』他將中國人血液中的企業家精神帶回來 了。」

江澤民努力記筆記
之後繼位的江澤民是個在轉型和互易領導之間的領導人,藍普頓認為,他比較傾向於互易型的領導。他能接下鄧小平的棒子,除了能力的原因外,還因為他被視為對黨內改革與不改革兩派來說都不具威脅性。
1994年,鄧小平辦公室關閉後,江澤民才真正從鄧小平的影子下走出來。一名與鄧和江都有接觸的中國人士指出,鄧小平不是個容易接觸到的人,因此智庫對他只有間接的影響力,江澤民比較願意接觸不同的人,當這名人士與江澤民會面時,江努力記著筆記。
藍普頓指出,中國領導比較少有機會去思考轉型的問題,因為擺在他們眼前的,是既定的決策方向,而且出錯的代價高昂。
接下來的領導人——胡錦濤和溫家寶,在中國境內和國際間都認為中國改革的腳步放緩的情況下,均較接近互易型領導,至於習近平是哪種領導,還需再觀察。
《追蹤領導人》也談及其他的中央與地方領導。書中寫道,李鵬是個聆聽者,會對問題直接進行回覆。有迷人笑容的趙紫陽腦袋靈活、喜愛提問,他喜歡被一群聰穎的年輕人包圍,他也信賴專家意見,重視數據。江澤民則倚賴顧問,會使用戲劇性和出乎意料的言論來岔開話題,像鳥類獵食般不停盤旋,直到切入他的要點,江也會以幽默來緩和意見相左的場面。
至於溫家寶,藍普頓形容「總是看起來一臉緊張」,總是不浪類時間、直達要點,總會傳達人性關懷,並且喜歡引用詩詞。
藍普頓的一則小故事,凸顯了中美官員之間對議題的側重點不同。曾有一名美國國會議員詢問溫家寶有關北京大學教授被開除的事,溫家寶對美國人關心這樣的小事感到疑惑,「我腦中想的是13億人的問題。」溫家寶說。
對於地方層級的領導人,藍普頓也有著墨。藍普頓說,前上海市長徐匡迪為莫札特著迷,另一名前上海市長汪道涵則喜愛書籍。

​薄熙來努力趕場
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也被提及。薄熙來向來具有強烈的政治企圖心,他在擔任大連市長期間,曾非常積極地吸引國外的直接投資,並且推進城市現代化。薄熙來曾同時舉辦兩場不同的宴會,一邊邀日本代表,另一邊邀美國代表,當晚,薄熙來在兩場宴席中穿梭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2: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