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貧困縣月繳一萬五的公積金是怎麼搞出來的?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華社記者在內蒙古省級貧困縣杭錦旗調查得到的數據顯示:當地職工繳存的公積金平均水平不足1000元,但當地供電公司職工最高繳存達到15530多元。內蒙古杭錦旗2012年才從國家級貧困縣調整為省級貧困縣,記者調查檢索到該縣供電公司今年3位領導和2位職工的月工資,都超過40000元。一位非領導崗位普通員工的工資42000元,每月繳存公積金總數12000元以上。

  早聽說某些行業的福利和待遇高得嚇人,但好到如此程度,仍讓許多小夥伴們驚呆了,無怪乎大家都發出感嘆:他們怎麼就那麼有錢?他們的工資和公積金,是依據哪個國家的勞動法和工資政策算出來的?他們憑什麼能拿那麼高的工資,又繳那麼高的公積金?要知道,他們所扣的公積金,單位是要按等比例繳納相應數額的公積金的。說這種行為是一種赤裸祼的私分行為,應當是不為過的。即便退一萬步說,單位沒有等比例為為他們繳納公積金,但公積金不繳納個人收入調節稅的功能,想也是讓他們獲利不少的。

  一直以來,關於公積金的繳納和使用,大家都有一種不確切但感覺並不良好的認識。總覺得這個原本是為了讓「低工資狀態下中低收入階層能夠買得起商品房」的政策,在無形中被推向了它初衷的相反方向。由此獲益的,並非中低收入甚至弱勢者,而是往強勢和富裕者身上添了膘。其中被廣為詬病的包括「高收入者按上限扣,低收入者按下限扣」,「高收入者用不著而低收入者用不了」,「某些高收入者利用公積金炒房」等信息所傳遞的,似乎是「公積金政策更有利於強勢者」這一感覺。雖然,這感覺不一定完全準確,但一項政策被高收入者利用的幾率和比率更高,說明它在某種程度上存在問題,是會增加不公平感,導致社會情緒激化的重要原因。

  有關部門應該徹底查清楚杭錦旗這一貧困縣那些月薪4萬,公積金15530元的奇葩數據是怎麼產生的?是某些強勢者利用手中職權,毫無羞恥和道德感地制訂了只有利於自己的分配原則?還是別的什麼原因?他們的效益,真的已好到可以毫不臉紅地領到十倍於當地平均工資,並令人咋舌地享受著十數倍於當地平均公積金水平的待遇?可以把這家電力公司的營收和業績,以及此數字與當地貧困縣人民生活水平之間的關係來一個展示嗎?

  老是被利用的無上限和不透明的公積金繳納制度,是不是有反思和調整的必要?一項審計數字顯示,公積金繳存額度行業排序靠前的是金融、電力、燃氣及供水等行業,而繳存額度靠後的是居民服務、製造、住宿、餐飲、批發和零售業。從表面看,這是公積金繳納的問題,但僅僅是公積金繳納的問題嗎?相信很多人會有不同的答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9: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