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服從實驗進行8個月後,貝格和同事聯繫了曾參與服從實驗的其中69名被試,詢問他們是否願意接受20歐元的獎勵參與一個調查。這些被試沒有意識到這項調查和之前服從實驗的聯繫,89%的被試接受了調查。調查測量了大五人格特質、政治理想和政治行為三方面的內容。政治理想測試會調查被試如何看待自己的左派和右派觀點(1=極左,10=極右);政治行為測試則調查被試參與簽署請願書、參加合法的遊行示威、參加非官方罷工、佔領建築或工廠四種行為的情況,參與者需要選擇「已做過」,「可能做」或「一定不會做」。
研究結果表明,被試所施加的最大刺激的確與親和性和認真性有關,與大五模型中剩下的三個因素則並無關係。此外,研究者發現,人們在政治上越左,他們所給的電刺激強度越低。反叛性的社會活動與服從行為在女性中負相關,在男性中互不相關。貝格表示,雖然相隔了8個月,但人格的測量往往是穩定的,而8個月的時間也足以消除實驗造成人格測量的變化,因此人格傾向對服從行為的影響的結論應該是可靠的。
這些結果都提示,儘管情境性環境對行為起著重要作用,但並不能掩蓋個人特質對行為的影響。有趣的是,被廣泛認為會帶來積極結果(如健康的心理狀態,親社會行為,減弱的攻擊性)的人際領域適應性特徵,如「親和」和「認真」,也會有黑暗的一面,比如更容易做出毀滅性和不道德的服從行為。

《權力的遊戲》中的詹姆·蘭尼斯特也許是個兼具認真性和親和性傾向的人,但這些特質也讓他更可能服從於權威的命令。圖片來源:pixel.nymag.com
另外,政治行為和服從行為的相關性,暗示著遊行示威等有可能擾亂社會功能的行為,事實上表現的恰是一種對整個社會至關重要的個人傾向——至少在一些重要的關頭如此。在權威的壓力下,親和、認真的「好人」們可能更容易服從不人道的命令。反過來,我們也許也要重新審視「暗黑三合一」:馬基雅維利主義者、自戀癖和非臨床精神病的人。社會服從傾向的醬缸,或許需要這些具備「壞」特質的人來打破。(編輯:Calo)
參考文獻:Costa, P. T., Jr., & McCrae, R. R. (1989). The NEO-PII/NEO-FFl manual supplement.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Bègue, L., Beauvois, J. L., Courbet, D., Oberlé, D., Lepage, J., & Duke, A. A. (2014).
Personality Predicts Obedience in a Milgram Paradig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