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林克倫:「道」不同 北京仍難讓世界放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樂 發表於 2014-7-10 13: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時間:2014-07-10 13:09

特派記者林克倫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建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日前在上海亞信峰會倡言「亞洲安全觀」,並再三強調「和平」的重要性;然對照前天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北京清華的演講內容,北京仍難讓世界放心,關鍵在價值不同。

梅克爾八日在北京清華大學的演講,大陸媒體的報導量十分少,主因是「無法報」。這位來自前東德、受共產主義教育長大的總理,對社會主義並無多大好感與懷念,講述的更多是言論自由、反省歷史與法治等價值。

梅克爾表示,中德人權對話對她而言非常重要,柏林圍牆倒塌讓東西德得以進行自由對話,「在中國進行這類自由對話,是很重要的!」她強調,為塑造成功未來,「中國需要一個開放、多元、自由的社會。」

或許是看透集權政治的本質,梅克爾向在場學生強調法治與公正的重要性說,「很重要的一點是,公民能夠相信法律的力量,而不是權力至上的法則」,而這些原則將是未來一個社會成功的基礎。

對北京將德國對二戰的反思與日本做掛勾比較,梅克爾則含蓄且意指中共地說,要對希特勒、集權統治的歷史進行反思,有時很難;但她堅信正視問題是正確做法,「年輕人反思歷史,可讓下一代不犯同樣的錯誤」。

梅克爾演講的「潛台詞」,點出北京難讓世界其他國家「放心」的關鍵。中共迄今對歷史的論述僅願停留在抗日戰爭,建政後隻字不提;再看北京大力批判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但澳洲仍願與日方合作。

其因即在,不同的政治體制形塑出不同價值信念,美日澳韓乃至台灣等民主政體,背後有套異於社會主義體制的價值體系與運作邏輯;也因此,雖然中美高層對話上,大陸官員大談「有利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但「道」不同,要能和樂融融,「價值」終歸是核心。

台灣  聯合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4: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