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析:中美因釣島開戰美軍獲勝概率有多大?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7-9 16: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7月5日發表題為《亞洲的夢魘:東中國海因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開戰》的文章稱,日本和中國因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華盛頓將面臨非常重大的抉擇。支持日本將意味著與中國開戰。這樣做是否明智取決於中美釣魚島之戰如何展開。

  文章認為,中美之戰誰也沒有十足的取勝把握。不過可以作出一些總體上的判斷。從這些判斷來看,這將是一場美國不會取勝、無法控制因而不該去打的戰爭。文章稱,在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上空及周邊爭奪制空權的戰鬥可能是勢均力敵的。美日同盟在質量、可能還有戰術上的優勢會被中國在數量和距離上的優勢抵消,導致空戰曠日持久、難分勝負,雙方的損失都將非常慘重。

  有人會認為,美國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對中國實施遠程封鎖來迫使中國嚴重依賴貿易的經濟屈服,從而佔據上風。還有人認為網路攻擊或攻擊中國的衛星會迫使中國後退。但是,這不是華盛頓的專利,因為北京也有這樣的能力,而且中國發動此類攻擊的能力可能比美國還要強大。作者最後警告說:如果美國在低估中國實力和決心的情況下就與中國發生衝突,它可能會發現自己在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之後面臨著這樣的選擇:要麼接受失敗,承認中國獲勝,要麼讓局勢升級為核交火。所以除非華盛頓認定自己的決心比中國大,否則從一開始就避免與中國發生衝突要好得多。反之,中國不惜冒著爆發衝突的危險去「挑釁」日本,這表明它有足夠的能力來承受因戰爭的後果,並有絕對把握認定華盛頓會拋棄日本從而避免衝突。

  事實上也是如此,任何形式的戰爭都是傷敵一萬自損八千,別指望美國幫日雜強奪別人的領土卻沒有損傷,當中國損耗過大的時候,美日估計也傷的不輕了,美軍可能只有直接從本土發兵了。因為美軍駐外軍事基地已將不復存在,而日雜的國土也將淪為火葬場,因此筆者覺得,這仗,美國打不起,日雜死不起。事實上,從抗美援朝戰爭已經看出,美軍遠離本土打一場盛大而持久的戰爭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中美再次因釣魚島或台灣而發生軍事衝突 那麼,日本作為美軍的前沿戰略基地投入使用,其只不過是一份可行性報告而已,真正實施起來絕對是兩碼事,因為,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日本對美國的作用有目共睹。

  美日同盟對中國的目標是圍堵,而不是挑起戰爭,這是美國戰略布局。若一旦中日因釣魚島開戰,中日雙方領導人都希望戰事的地點處於可控的局部範圍內,這將是一場局部的、短時間的、低烈度的戰事。若美國領導人下定決心參戰,其要考慮好一下三個問題:一是國內反戰情緒是否會影響到總統的決策;二是和中國的戰爭絕不是伊拉克、阿富汗,是否會加速美國霸權地位的崩潰;三是若戰事僵持不下,等同於美日失敗,美國數十年苦心經營的亞洲戰略是否會就此終結。基於以上三點,筆者以為:美國直接參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支援性參戰的可能性很大。雖然日本的科技研發能力和製造實力確實了得,但大家不要忘記,美國人在日本駐軍的目的除了將日本作為戰略支撐點控制中國、原蘇聯之外的另一個目的是看住日本,所以日本的軍事工業其實是被閹割的,缺乏戰略性武器,所以日本對中國本土的打擊是有一定難度的。另外,中美不會輕易開啟核按鈕,但是日本如果把中國逼急了,日本數十個核電站必定成為中國二炮部隊攻擊的對象,一旦這些核電站受到攻擊,日本將變為一個真正的荒島。

  其實,美國不為日本,菲律賓戰爭,照樣可以在亞洲保持重大利益,那就是選擇與中國結盟,來確定新時代的美國戰略利益關係。為什麼美國一定要死守日本,和菲律賓,這兩個小國家的利益,而與中國開戰,損失美國更大的國家利益呢?為什麼美國不可以拋棄日本,菲律賓兩個小國家的同盟關係,轉而謀求與中國這樣世界級大國,發展永久同盟關係呢?與中國發展永久性同盟關係,可以謀求美國不受核攻擊,比構建任何反導系統更管用,更安全,還可以保持與中國全面發展關係,穩定與俄國多邊大國關係,從而避免暴發核大戰的惡果。難道這種好處,比不上干涉中國釣魚島而暴發中美大戰,帶來不可預測的惡果好嗎?美國人,善於推算利益的得與失關係,這樣的利害關係,美國的政治精英早就推算出來了。核戰爭的恐怖惡果,絕對沒有人願意去償試的,選擇核大國同盟關係,是人類長期安全的最現實戰略利益之訴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3: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