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條標語背後所蘊含的邏輯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7-6 16: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些天一直思考著一個問題,那就是誰是中國的朋友。按照傳統的看法你一聽到此類問題,或許張口就說出朝鮮、越南、巴基斯坦、古巴等國家的名字,但很明顯又感覺不那麼靠譜。可當你看到今天習近平踏上韓國的土地,民眾竟打出「釣魚島是中國土地」的標語歡迎時,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誰是我們的敵人和朋友依舊是時代永恆的主題。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看來就是這個道理。

  新中國剛成立不久朝鮮戰爭就爆發了,百廢待興的中共審時度勢做出了以志願軍的名義出兵朝鮮的決定,並為之付出了無數人生命和傷殘的代價,與朝鮮人民建立起了鮮血凝結的友誼。熱絡的中蘇友誼、對阿爾巴尼亞的無償援助以及抗美援越和對非洲的援助——著名的坦贊鐵路……輸出紅色革命……我們的朋友遍天下。當時的領導人有句話說得很形象:「中國是靠這幫窮朋友抬進了聯合國」,反應了當時的中國對自己的定位——第三世界領袖的準確。天安門毛主席像兩旁一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一邊是「全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反應著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的胸懷天下的遠見卓識和對和平的無限嚮往,尤其「我們的朋友遍天下」確實讓當時還非常貧窮欠發達的中國在世界上樹立起了很好的國際形象,新中國的大國地位也從那時逐漸清晰了起來。

  回想起來當時新中國的外交成績斐然。但上個世紀50年代末中蘇交惡,到60年代末雙方爆發邊界戰爭,中蘇變成了大仇人,而隨著尼克松的訪華中美關係逐步建立和中日關係實現了邦交正常化,中國又明顯地拓展了生存的空間,也為下一步的改革開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得不說的還有1962年的中印邊界戰爭,那也是中國無奈的反擊,但1979年的對越反擊戰又有著濃重的政治色彩,最後還是逼迫越南從柬埔寨撤了軍。現在想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利益,一個時代也必然有一個時代的朋友。

  這些年好像都是中國周邊的朋友在鬧事,越南就不說了,打過一仗還不行,這次竟然是與菲律賓在南海上聞雞起舞一唱一和,關鍵是朝鮮,習總訪韓前還與日本飛媚眼試射導彈,哪裡還看得到有朋友那麼一說。

  反過來再看看韓國對習總的歡迎程度,看看中韓建交后22年來兩國經貿等多領域關係的巨大發展,這種深度和廣度我們彷彿能從這條由民眾打出的標語上看出—— 「釣魚島是中國土地」,看來我們的鬥爭並不孤單,因此,朝鮮與韓國誰是我們當下的朋友也就一目了然。一條標語反應一種邏輯,看了確實讓人心暖,讓人感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2: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