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甘肅黨史研究室:當時確有逼婚強姦女知青現象(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7-2 07: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07月01日 09:07

  來源:甘肅黨史網 作者:孫瑛

  核心提示:甘肅知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安置工作中的階級鬥爭激烈,主要表現在「階級敵人」向知青灌輸反動思想或黃色小說,拉攏腐蝕青年;有的煽動知青倒流回城;有的引誘知青犯罪;有的對女青年逼婚誘婚甚至強姦;有的貪污知青經費。

  

  本文來源:甘肅黨史網,作者:孫瑛,原題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在甘肅》專題資料概述,本文系節選

  1970年5月12日,經毛澤東批示「照辦」後下發的中央轉發《國家計委軍代表關於進一步做好知識青年下鄉工作的報告》(著名的26號文件)文件,是上山下鄉運動以來第一個方針政策性文件。中央要求各地要認真研究執行報告中提出的幾個政策性問題,在最近期間檢查一下知青下鄉的工作,並向中央寫一份報告。省生產指揮部安置辦公室迅速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各級革委會要認真學習宣傳,堅決貫徹執行,並安排對上山下鄉安置工作進行一次檢查。7月召開全省安置知青工作座談會,進一步研究貫徹執行26號文件的措施。8月26日上報的甘肅知青工作情況的報告[15]指出:一年多來,全省有41000多名知識青年奔赴農村安家落戶;在三大革命運動中,經過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農村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湧現出了一大批先進人物,「生產建設兵團的知識青年中被評為五好戰士的佔30%,酒泉地區下鄉知識青年,被評為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的佔9%,五好社員佔7.6%,選入領導班子的佔1.1%。」報告認為,甘肅知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安置工作中的階級鬥爭激烈,主要表現在「階級敵人」向知青灌輸反動思想或黃色小說,拉攏腐蝕青年;有的煽動知青倒流回城;有的引誘知青犯罪;有的對女青年逼婚誘婚甚至強姦;有的貪污知青經費。二是有些地方領導對這項工作的長期性認識不足,一度有所放鬆。三是對下鄉人員的生活安排及住房、菜地等具體問題解決不夠落實等。為認真貫徹落實26號文件精神,當年9月、10月和12月,省革委會先後發出《關於處理勞動鍛煉兩年以上的插隊知識青年招工後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貫徹執行的通知》和《批轉生產指揮部「關於繼續動員一批知識青年到農村去集體插隊落戶的請示報告」》[16]三個文件。文件規定:凡是勞動鍛煉兩年以上的、沒有重大問題的知青,可以通過招生、招工、招干、參軍等渠道逐步進行安排;地、縣兩級黨組織和革委會,對下鄉知青工作一年至少要檢查、總結兩次;要設立專門機構管理知青工作;對破壞知青工作的現行反革命分子要解決打擊;要把對知青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必須把解決好下鄉知青的實際問題看作是貫徹落實毛主席關於知青下鄉工作指示的重要一環;加強知青經費的管理。文件還指出:今後每屆初、高中畢業生都要有一批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為加強對當年下鄉知青工作的領導和管理,決定要在派有農宣隊的44個縣、市建立1700個青年安置點。儘管這樣,知青下鄉動員組織工作還是成效不大。資料顯示:從1968年到1969年,全省共安置上山下鄉知青39952人,年均19976人;其中插隊知青佔79.9%,其餘插場、隊及軍墾人員佔20.1%。而1970年,全省只動員安置643人,1971雖然下鄉知青數上升到5125人,但也只佔1969年的15.5%,1972年則沒有動員安置[17]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22: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