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電子皮膚」將拉開醫療革命的序幕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4-6-28 02: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時間:2014-06-27 09:44 來源:環球科學

  這一塊如膠片大小的設備卻可以記錄下大腦活動、病人醫藥需求、傷口復原情況等等數據

  

  「電子皮膚」讓生物組織和電子設備的界線變得模糊。這些跟膠片一般大小的設備誕生於2011年,由超級微型電路、感測器,以及其它電子部分組成。貼在皮膚上,就跟一次性紋身一樣伸展自如。在過去幾個月里,科學家們不斷「實戰操練」,將這項設備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一場醫療監控革命的大幕正在徐徐展開。  「電子皮膚」的監控對象: 大腦把「電子皮膚」安置在使用者額頭,它便可以讀取大腦活動所產生的電信號,跟傳統的有線儀器一樣,隨後它會反饋腦電圖儀數據。不過相比之下,佩戴「電子皮膚」更舒適,也不會限制使用者的活動——這一點對新生兒重症監護區域來說可是大福利。 傷口「電子皮膚」測量手術后傷口處的溫度變化,可以提前發現炎症和感染的徵兆。同樣,通過檢測水合程度(傷口恢復良好需要水分),它同樣可以評估傷口的恢復情況。 運動記錄若將「電子皮膚」和加速計結合在一起,使用者便可以得到自己一整天的活動數據。如果我們對帕金森患者採取了新的治療方法,這些數據對分析這些他們的對新療法的反應便顯得尤為重要。 醫藥方面的需求由於擁有存儲器,生理感測器以及內置的處方葯,「電子皮膚」能夠儲存病人的診斷信息,隨後在病人有需求的時候,將合適劑量的藥物遞給病人。 心臟「電子皮膚」在手術中也有「可用武之處」。大片的電子皮膚膜可以包住心臟,從而全面監控心臟活動;在未來,「電子皮膚」說不定還可以或者充當低功率起搏器、可移植除顫器(可以控制不規律心跳的電子設備)。(作者:約瑟夫.本寧頓-卡斯特羅(Joseph Bennington-Castro)  翻譯:蔣慧楨  審校:易逸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03: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