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些年10個「被直轄」的城市,為什麼?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日午盤,廈門板塊個股直線上漲,多隻股票漲幅逾4%,廈門港務(000905.SZ)漲停。

  這一異動緣於一則「廈門將升級直轄市」的傳言。消息稱:我國第五個直轄市的設立基本確定。呼聲較高的深圳、武漢、大連、西安等已遭淘汰,中央決定將廈門市設為直轄市。目前相關申報資料已經遞交國家有關部門,要等待全國人大的討論通過。

  「這絕對是個假消息。」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從1994年廈門成為副省級城市開始,坊間就一直有廈門直轄的傳聞,並且有各種版本,但從各方面來講,廈門都不具備直轄的條件,也沒有直轄的可能。

  儘管如此,民間關於增設直轄市的呼聲一直不少。除了廈門,至少還有十個左右城市曾傳出直轄的消息。

  為什麼都想成為直轄市?這是因為直轄可以帶來很多利好。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直轄最大的利好就是行政管理層次大大提升,尤其是自主發展權提高,財政獨立性大大增長,各種資源集聚力極大增強。

  丁長發也認為,地方之所以有直轄的需求,主要是因為在行政級別提高后,無論是行政審批許可權,還是相應的財政留成、投資項目等都十分有利,例如目前的直轄市就集中了太多的資源。

  重慶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榜樣。這幾年重慶經濟高速增長,GDP增速連年名列前茅。重慶直轄前的1996年GDP是1179億元,去年GDP達12657億元,是直轄前的十倍以上,大有趕超廣深的可能。

  一、六朝古都南京

  早在當年重慶直轄時,南京就頗不服氣。作為六朝古都的南京,一直都渴望成為直轄市。2011年傳出的南京直轄方案中,南京直轄市將包括現有的南京、馬鞍山、滁州三市,直轄市內將不設地級市,同重慶一樣,只設地級區,馬鞍山將可能像重慶萬州區(重慶直轄前是地級的萬縣市)那樣變成一個地級區。此外,蘇州划給上海,無錫成為江蘇省省會。

  二、蘇州

  南京的同省城市蘇州也傳過直轄的消息,這個頗具文化魅力的城市目前經濟實力有目共睹,已產生了以蘇州為中心的產業輻射地帶,大量外資進入,多年來蘇州經濟總量雄居全國前列,蘇州的多位一把手先後升任其他省份黨政一把手,地位日益凸顯。不過,目前蘇州連副省級城市都不是,渴望提升自身級別的願望頗為強烈。但它旁邊已有上海,蘇州直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過一些研究者認為,無論從哪個方面看,江蘇的行政區劃格局都不盡合理——南京是江蘇西南、安徽東南過渡地帶的省際中心城市,宜直轄而不適合作省會,「南京都市圈」便是一個直轄的最佳模本

  三、深圳

  經濟總量位列全國第四的深圳從來就不缺「被直轄」的消息。早在2004年2月,就曾有「2個月後,深圳要升為直轄市」的報道。今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報業集團兼香港商報社社長黃揚略提交提案,建議從國家戰略出發,將深圳、東莞、惠州三市所轄行政區域合併,設立新的深圳直轄市。他認為,現在時機不僅成熟,而且很有必要。

  不過,2012年,針對當地市民街頭巷尾熱議的「深圳市申請直轄市」話題,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高國輝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公開予以否認:深圳只有1953平方公里,就這麼大面積,它不可能成為直轄市,深圳市委、市政府從未申請成為直轄市。

  深圳確實具備作為直轄市的各種條件,並且華南地區一直沒有直轄市,廣東人口過億,深圳劃分出去了還有廣州支撐。不過由於旁邊已有香港、澳門兩個省級行政區,再增設直轄市,對促進粵港澳合作以及珠三角一體化是利是弊尚難判斷。

  研究者認為,無論從國家統一的角度,還是經濟發展的標準,深圳都是第5個直轄市的有力競爭者。深圳進出口貿易總額連續10年在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工業總產值僅次於上海,GDP在大中城市排第四。

  四、西安

  古都西安也一直不缺直轄的「緋聞」。《甘肅日報》2011年曾報道,西安已被確定為國家第五個直轄市,股市的陝西板塊在這條消息刺激下一度飆升。不過,最後這場烏龍以《甘肅日報》承認內容失實、發表更正收場。

  西安位居陝西正中,直轄后不利於區域調整;更何況陝西常住人口不過3700多萬,完全無拆分之必要。

  陝西省政府參事、陝西社科院區域發展諮詢中心主任張寶通此前曾分析指出,省會城市把高等院校、科研單位、金融、商貿、交通整個資源都佔了,一旦直轄,數十年積累的資源就被省會城市部分人佔據,省里本來需要支援的地區就失去了這些資源,根本無法發展。

  五、武漢

  以大武漢為例,有利因素在於:中部崛起需要龍頭帶動,中部尚無直轄市,武漢是傳統的十大城市之一,而且是九省通衢,最具實力;武漢地處湖北偏東,利於區劃分割。

  不過,要想成為直轄市,經濟太弱、太強都不行,尤其是當該市佔全省比重太高的時候,這種阻力就越大。目前中西部省份中,由於市場化程度不高,絕大多數省份都只有一個核心,就是省會城市,幾乎全省最好的教育、醫療資源都集中於此。

  以武漢為例,該市GDP占湖北省將近40%,稅收佔比更高,並且還集中了幾十所本科院校。若是武漢變成直轄市,武漢發展的確會加快,但湖北其他城市宜昌、荊州、襄陽都不具備成為省會的條件。

  目前我國已有珠江三角經濟區,長江三角經濟區,以及環渤海經濟區三個經濟快速發展重點區域,在西部大開發的形勢下,有必要推進華中地區經濟的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而武漢無疑處於最有利的地理位置

  六、瀋陽

  瀋陽在中國東北大城市中,其重工業基礎最雄厚,最有可能成為中國重工業裝備的基地,而且國有企業比較集中。如果將瀋陽定位為直轄市,最大優勢之一是可以藉助相對的獨立性,形成一套新的市場化遊戲規則。

  七、青島

  青島和大連,在所在省份中無論是區位還是經濟都相對自成一體,而且還都是非省會的副省級城市,具備直轄的基礎和條件。尤其是青島,目前山東人口9000多萬,拆分相對也有必要。青島還是膠東半島城市群的首位城市,是著名港口城市。歷史上數度為中央直轄市,現有人口250萬。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生產總值、財政支出和城市人口等主要指標均超過省會濟南,居山東之首。

  八、大連

  大連成為直轄市應該說是很有機會的。目前舉國都在討論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需要一個領跑者。大連目前在整個東北無論就經濟發展還是就城市治理能力來看都是最好的,具備最好的基礎條件。遼寧是老工業大省,工業基礎雄厚。全省人口4,100萬人。目前其瀋陽、大連兩城都有較強經濟實力。兩市人口都在300萬以上,經濟總量相近。但從區位條件看,大連升直轄市優於瀋陽。一是瀋陽是省會,二是大連為海濱城市。有中國第二大港,海運國際化程度高。有望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九、徐州 

  地處江蘇淮北地區,蘇、魯、皖交匯處的黃海大平原,以其為中心6-7萬平方公里範圍內,人口5,000多萬。設直轄市不僅利於划小省區,更主要是有利增加地區活力,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十、廣州

  作為珠江三角經濟區的核心地帶,廣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廣州是中國綜合實力排名第三的城市,緊次於上海和北京。同時,人均GDP也居於全國前列,在大城市中僅次於深圳。第五個人口超千萬的大城市。但因涉及省會搬遷問題亦需慎重決策。

  到底什麼樣的城市直轄的可能性比較大呢?

  竹立家說,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增設直轄市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不過是否增設,國家會綜合經濟、人口、面積、區位帶動、社會政治各方面的因素來考量。在這其中,經濟僅僅是一方面,直轄市更多的要考慮政治管理和社會發展的因素。

  以這幾十年唯一增設的直轄市重慶為例分析。首先,在直轄前,四川人口超一億,是當時我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土地面積超過56萬平方公里,從行政管理角度上看,確實有拆分的必要。其次從重慶自身來講,直轄前重慶就是與瀋陽等城市並列的大城市,直轄前是中西部唯一一個不是省會的副省級城市。

  再次,當時重慶與成都GDP相差不大,重慶直轄后還有成都支撐四川經濟格局,重慶的高教、醫療資源不錯,成都這方面的資源也不差。

  此外,在地理區位上,老重慶偏居四川東南部,也便於區劃的調整,直轄后可以帶動川東南區域的發展;當時直轄市主要在華北和華東,中西部一個都沒有;國家啟動三峽建設,重慶承擔上百萬的移民重任。各方面因素綜合考量,重慶直轄也就順理成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與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侯永志指出,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還得依靠這座城市的內部因素。直轄也許可以表現為一種促進其發展的外力,但這種外力並不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必然和主要力量。

  面對目前層出不窮的傳聞,有專家表達出了更大的擔憂,認為這可能演變為一次全國範圍內展開的直轄跟風運動。專家指出,成立直轄市不應僅僅滿足一個地方經濟的要求,這裡面有經濟、政治甚至人力等諸多複雜因素。不僅是城市發展的需要,而且還必須符合國家的宏觀戰略。

  在談到中國市制改革的遠期目標時,國家勘界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民政部區劃地名司司長戴均良認為,從市場經濟的規則出發,市制改革的遠期目標應該是減少行政等級,全國的市在法律上只由兩級制構成,即中央直轄市和省轄市。目前市的行政等級過多,如省級市、副省級市、地級市、縣級市,有的地方還有副地級市,不僅外國人分不清楚,即使在中國很多人也搞不明白。

  杜教授也認為,是否需要設立更多的直轄市,應該取決於政府對國家未來的宏觀考慮。「要將眼光放得更寬更遠,給更多的城市以競爭機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3: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