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月入5000生活對比:美國太便宜還是中國太貴(組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中國,工資5000元,吃次肯德基30元,下館子最少100元,買條Levis牛仔褲400元,買輛車最少30000元——夏利;美國,工資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館子40美元,買條Levis 20美元,買輛車最多30000美元——寶馬。而在中國,月入5000元,房租已經佔去將近一半工資,而若下館子,除去食宿,就幾乎是月光,更別談購物,買房買車更是奢望。

  孫笛剛剛結束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一個學期的研究生課程,特意穿著嶄新的行頭回國——9.9美元的Crocs鞋,39.9美元的Levis牛仔褲,30美元的Tommy Hilfiger牌T恤衫。孫笛發現,這些東西在國內的價格分別是499元、799元和799元。

  「真不知道是美國太便宜還是中國太貴了!」孫笛向記者感嘆。

  她清楚地記得,出國前她和朋友在餐廳吃了一頓烤肉,點了3個菜,一共120元。回國后還是在同一家店,點同樣3個菜,價格卻變成了240元,「盤裡的肉還少了」。

  著名財經評論員時寒冰與孫笛有同感。他最近還養成了一個新習慣——託人從海外買東西。最新的成果是一台摺合人民幣24000元的尼康單反相機,在國內,這台相機的價格是4萬元。

  事實上,儘管經常在各大電視台評點財經大事,但在去年的美國之旅以前,他從沒想過中國的物價居然比美國還高。

  動身之前,一個因生意原因多次往返美國的朋友提醒他:「去美國除了鈔票什麼也不要帶,東西很便宜。」

  對此,時寒冰半信半疑,畢竟,他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個數據是,「美國的人均收入是中國的34倍」。

  但很快,時寒冰就受了「第一次刺激」。在洛杉磯一家叫「小台北」的中餐館里,他們4個人點了份量很足的魚、蝦、蟹,結賬的時候卻只有49美元,「比上海便宜得多」。

  時寒冰以為老闆算錯賬,特意又問了一遍,結果朋友笑他說:「這有啥奇怪的,你要是去商場,就更覺得離譜了。」

  這句話讓偏愛實證調研的時寒冰「決定改變行程」,他推掉所有遊山玩水的安排,專心觀察、對比中美物價。

  對比的結果讓時寒冰大吃一驚:國內一套3萬元左右的阿瑪尼西裝,在這裡只要500美元就可以買到;國內標價4.6萬元的勞力士手錶,在美國不到4000美元;一台國內50萬元左右的寶馬Z4標價只有21000美元。

  如果換一種比較方式,差距或許更加顯眼:一杯咖啡只要2美元,看一場電影只要10美元,分別佔美國人平均月收入的萬分之六和千分之三。而在國內,同樣的比法得出的數據是百分之一點三和百分之三點五,相當於美國居民負擔費用的45倍和12倍左右。

  在美國的商場里,最人滿為患的地方往往是賣箱子的地方。時寒冰說,在新秀麗的櫃檯前,幾乎每個外國服務員都會說幾句簡單的中文,在國內售價為1500元左右的箱子通常標價70多美元。

  「我前面的一個大哥一口氣買了12個箱子。」回憶至此,時寒冰忍不住笑了。

  不止於此,因為商場里的化妝品價格「過於便宜」,僅相當於國內同類產品的30%~40%左右,時寒冰還一度被夫人懷疑「是不是買了假貨」。

  更為誇張的情景出現在LV這樣的奢侈品店,時寒冰記得朋友給他講了一個親眼所見的笑話,因為LV箱包這樣的奢侈品在美國可以便宜3成左右,往往遭遇到中國顧客的瘋搶,一名中國客人曾指著店裡的三款LV包說:「這個,這個和這個,我不要,其他的都包起來。」

  通過這次為期半個月的走訪,時寒冰的調查結果是:除非涉及到人工服務,比如理髮,或涉及知識產權,比如圖書音像外,美國商品的價格普遍低於國內,即便「MADE IN CHINA」的商品,常常也比國內便宜50%以上。

  即使去買每平方米兩萬元的商品房,這個30歲的副教授也要奮鬥到60歲才能擁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產。

  回國后,時寒冰接連更新了十幾篇博文,專門記錄美國物價。

  事實上,在這段對價格格外敏感的年月,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關注這一現象。

  在美國生活的中國記者高娓娓在年初出版的新書中特意記錄下這樣一組數字:在華人超市,海蟹一打12隻任你挑,價格從5.99美元到12.99美元,根據季節質量而變。豬肉、豬排骨0.99美元一磅(0.4536 公斤)。泰國米50磅裝的,18美元左右一袋。大白菜,每磅0.50美元。西紅柿1 美元1磅。葡萄0.99元1磅。6瓶百威啤酒7美元。5個橙子1美元。

  高娓娓告訴記者,在美國,即使算上房租,一個人的正常工資(月薪兩千美金)足夠養活一家3口人。

  有趣的是,在對此現象困惑不已的群體當中,還不乏經濟學家。

  同樣是在去年,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聶輝華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后。

  相比於其他留學者,這個從江西農村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的年輕教師把更多目光投到了房價的對比上。據他觀察,在美國的二線城市,2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價格40萬美元左右,這200平方米指的是使用面積,不包括附贈的前後院。

  「換句話說,美國人所說的房子放在中國其實就是別墅。」聶輝華略顯遺憾地說,「而且一個中產階級奮鬥七八年就能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事實的確如此,據國際不動產代理商戈登?羅克(Gordon Rock)最新研究顯示:美國人買房不需要太長時間,邁阿密需要4年,紐約需要5.7年,洛杉磯需要5.9年。

  而在北京,面對校園周邊每平方米超過4萬元的房價,聶輝華按照現在的工資計算了一下,即使去買每平方米兩萬元的商品房,這個30歲的副教授也要奮鬥到60歲才能擁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產。

  為了客觀、公正地審視我國物價是高是低,作者通過美國朋友調查了美國物價和家庭食品開支情況。

  美國和中國,兩個超級大國,我都住過,我都呆過,我都掙過錢,我都花過錢。咱不拿比率說事,就說在中國月入八千,在美國也月入八千,拿物價做一個比較。

  在紐約這樣的大城市,麥當勞的一個套餐在5美元左右,小城市更是低至2-3美元。即使是那些上等的餐廳、需要穿著正裝出席的場合,一頓晚宴也就 50-60美元左右,外加15%的小費。

  

  
在美國吃份麥當勞的巨無霸,4 元。


  在中國吃份麥當勞的巨無霸,20 元。

  麥當勞的一個套餐在5美元左右,小城市更是低至2-3美元。

  

  在美國,除非你買LV或ARMANI這樣一線的牌子,否則,若只是CK、 DKNY之流,想一次花掉一千多塊還真是不容易。

  在美國買雙義大利皮鞋,50 元上下。

  在中國買雙義大利皮鞋,1500 元上下。

  

  在美國置套好點兒的西服,500 塊差不多了。

  在中國置套好點兒的西服,2000 塊還不夠。

  

  在美國買斤瘦豬肉,三元。

  在中國買斤瘦豬肉,二十元。

  

  在美國買一盒哈根達斯,三塊!

  在中國買一盒哈根達斯,六十!

  

  在美國 Holiday Inn(四星賓館), 七、八十塊。

  在中國 Holiday Inn, 七、八百塊。

  

  牛肉餡:3.49美元/磅,約合25.34人民幣元/斤

  

  在美國辦一年的有效簽證,120 元。

  在中國辦一年的有效簽證,1240 元。

  在美國看電影;新大片兒: 8塊!

  在中國看電影;新大片兒: 80!

  在美國買件羊絨衫,差不多100元。

  在中國買件羊絨衫,差不多1000元。

  羊角麵包:5.99美元/袋,約合39.53人民幣元/袋

  黑麥麵包:2.99美元/條,約合19.73人民幣元/條

  冰激淋:4.99美元/桶,約合32.93人民幣元/桶

  西蘭花1.497美元/磅,約合10.87人民幣元/斤

  精芹菜(免洗)0.748美元/磅,約合5.43人民幣元/斤

  脫骨三文魚6.49美元/磅,約合47.12人民幣元/斤

  烤雞1.66美元/磅,約合12.05人民幣元/斤

  脫骨豬腰肉:2.89美元/磅,約合20.98人民幣元/斤

  牛奶1.85美元/加侖,約合1.61人民幣元/斤

  菜籽油0.041美元/盎司,約合4.77人民幣元/斤

  小麥粉0.256美元/磅,約合1.86人民幣元/斤

  飲料:1美元/大瓶,約合6.6人民幣元/大瓶

  雞胸肉1.99美元/磅,約合14.45人民幣元/斤

  精牛肉:4.69美元/磅,約合31.87人民幣元/斤

  豬肋骨肉2.79美元/磅,約合20.26人民幣元/斤

  大個雞蛋0.12美元/個,約合0.87人民幣元/個

  在美國買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50 萬。

  在中國買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500 萬。

  在美國用手機,一個月50塊基本可以隨便打。

  在中國用手機,一個月5000塊基本可以隨便打

  小胡羅卜(開袋即食)1.098美元/磅,約合7.97人民幣元/斤

  洗衣液:20.99美元/大桶,約合138.53人民幣元/大桶(9.6斤)

  頭髮護理液0.197美元/盎司,約合22.93人民幣元/斤

  在美國加滿一箱汽油,三十塊足夠。

  在中國加滿一箱汽油,三百塊也足夠。

  在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市區一套房子,兩層樓、五間卧室、外加一個小花園,花費80萬美元

  在美國租一套三居室,1000 元上下。

  在中國租一套三居室,2000 元上下。

  在美國訂一個大生日蛋糕:二十元。

  在中國訂一個大生日蛋糕:二百元。

  香蕉0.48美元/磅,約合3.48人民幣元/斤。

  中產階層玩命吃每月只需百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5 06: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