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馮瑋:世界盃上道歉的日本人更可怕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昨日,《上海觀察》刊文《世界盃上撿垃圾的日本人為啥可怕》,對此,日本問題專家、復旦大學教授馮瑋來信認為,我們同樣應關注日本球員向球迷鞠躬致歉。因為這映射出了日本文化的一大要素:感恩。而日本的國家、經濟、社會能從二戰廢墟中迅速崛起,重返世界強國行列,與其密切相關。

  

  巴西世界盃小組賽,日本隊被象牙海岸隊逆轉。

  我注意到這樣一幕:比賽結束后,在伯南布哥競技場,日本球員列隊向本國球迷深深鞠躬致歉。被這一幕感動的顯然不僅是日本人。一位中國網友在新浪微薄上寫道:「愛國不是怒視過去,而是正視自己。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日本隊的素質值得學習。」誠哉斯言!

  此次征戰巴西世界盃,日本隊可謂躊躇滿志。日本國民也對日本隊寄予了極大關注和希望。據英國媒體一項調查統計顯示,在推特上談論世界盃的註冊用戶,37%來自日本,占第一位,而占第二位的英國僅佔11%。或許正因如此,球隊明星香川真司在賽后傷感地說:「對不起全場一直為我們加油的日本球迷。」

  這種「對不起」僅僅是就是一句致歉嗎?當然不是。須知這句話,映射出了日本文化的一大要素:感恩。而日本的國家、經濟、社會能從二戰廢墟中迅速崛起,重返世界強國行列,與其密切相關。因此,不但是撿垃圾的日本可怕,在我看來,道歉的日本更「可怕」

  談日本文化離不開美國文化人類學家魯斯·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與刀》。這本書第五章的標題就是「歷史和社會的負恩者」。按照本尼迪克特的說法,日本人非常強調感恩,他們的感恩對象明確、廣泛、具體。確實,按照日本人的觀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必然存在施恩和蒙恩。恩情是一種債務,必須償還。知恩圖報是人必須履行的義務。

  在一千日元紙幣上,印有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頭像。而這位文豪在其小說《哥兒》中對何為「知恩圖報」有過生動的描述:小說主人公哥兒一次和被他戲稱為「豪豬」 的朋友外出,豪豬請他喝了一杯冷飲。不久,有人告訴哥兒「豪豬」在背後說他壞話,但哥兒馬上想到了「冷飲之恩」。第二天,他把買冷飲的錢丟到「豪豬」桌子上,即先償還「恩情」,然後氣呼呼問「豪豬」為什麼講他壞話。

  在日本人的觀念中,善和惡,不是從美好的天堂或邪惡的地獄中滋生出來的抽象概念,而是從具體的人際關係中衍生的行為準則。維護和履行「知恩圖報」的義務就是「善」,反之就是「惡」。這種思想滲透於日本教育,如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編寫的日語課文中,有一課就題為「仙鶴報恩」。這種思想也貫徹於日本整個社會。

  我們知道,日本每年有兩個與「感恩」相關的日子:8月中旬的「中元」和12月中旬的「歲暮」。

  日本人在這兩個日子,要向平日承蒙照顧的親屬、朋友、同事、上司贈送禮物,表示感恩。日本各大百貨店、超市,此時都會開闢專門的「御中元」、「御歲暮」專櫃,並指定專人負責接待購買「御中元」、「御歲暮」禮品的客人。除商店外,快遞公司的業務也特別繁忙,幾乎每家每戶都會不斷有快遞公司的人按門鈴:「有快遞」。

  日本人非常清楚,社會是由人組成。按照「日本資本主義之父」澀澤榮一的說法:「生為人不知有社會,則不會有真正的基於人生意義的行動。忘了國家,忘了社會,其做人豈不與禽獸相去不遠?」因此,日本隊的鞠躬致歉,不僅是因辜負了球迷的期待而真誠懺悔,是對球迷的由衷感恩,而且是日本文化符號的展示。

  因此,可以推而廣之地說,感恩文化是日本核心價值觀之一。日本東京澀谷站有忠犬八公雕像,體現的就是這種文化。而在日本經濟崛起過程中出現的松下哲學,也是強調奉獻——企業對員工做出的貢獻感恩,而作為員工,也要感謝企業對他們人生髮展所起的作用

  日本職員能全心全意為一家企業工作一輩子,也是這種文化所起的作用。一個人是這樣、一家企業是這樣、一個國家也可以是這樣。

  


  還有一點昨天的文章中也提到,儘管日本對首戰告負,令日本球迷傷心失望,但他們並沒有匆匆悻悻離場,而是冒著細雨將觀眾席上殘留的垃圾裝入自備的藍色塑料袋帶走。這一顯示國民素質,也獲得了包括中國央媒和網民的好評。多家官方微博,都引用了網友的這一觀點:別人的閃光點要承認,這就是素質。

  日本球迷的這種素質,同樣也是文化符號的顯示。魯斯·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中將日本文化定義為與西方「罪感文化」構成對偶的「恥感文化」。簡釋其義,西方人主要依靠內在道德規範自我約束。如康德即以「我生平只敬畏天上的繁星和心中的道德準則。」日本人則以「外人的目光」規範自己的言行,按本尼迪克特的說法,「恥感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於任何人都十分注意社會對自己行動的評價。」

  因此,「不給他人添麻煩」,是日本人的基本行為準則。撿拾留在球場的垃圾,也是不給別人添麻煩。相反,日本還有句諺語:「人在旅途無廉恥。」意思是,在一個沒有熟人的地方,可以不必謹言慎行。這也是大概可以解釋日本人的「醜聞」大都發生在「家門外」的原因了

  令人遺憾的是,日本隊在巴西賽場上體現出的作為文化符號的愧疚和恥感,並沒有顯示在日本對以往侵略歷史的深刻認識和真誠懺悔上。這樣的「選擇性」,頗令人玩味。

0

主題

100

帖子

274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4

積分
2746
沙發
wwang33 發表於 2014-6-21 03:29 | 只看該作者
為什麼?當他們穿上軍裝將更可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4: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