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隕石撞擊引發始新世大滅絕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4-6-19 01: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隕石撞擊引發始新世大滅絕
  2014年06月16日 07:13
  來源:鳳凰科技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6日消息,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道,近日科學家們發現了最新證據暗示了3370萬年前發生的大滅絕事件與地球上最大的撞擊隕石坑之一有關。這項研究結果被展示在6月11日召開的年度施密特地球化學大會(Goldschmidt Geochemistry Conference )上。

  

  科學家們表示,3370萬年前太空岩石撞擊地球或可能與始新世大滅絕事件有關。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精確的測定了埋葬在遙遠西伯利亞「珀匹蓋」(Popigai)隕石坑下方岩石的年代,結果顯示它們追溯到3370萬年前的始新世(Eocene Epoch)大滅絕。珀匹蓋隕石坑是地球上10個最大的撞擊隕石坑之一,2012年俄羅斯科學家們聲稱這個隕石坑裡存在一個龐大的工業金剛石礦床。

  對這些岩石的最新年代估計——比之前進行的其它估計顯示要更晚——意味著始新世大滅絕可能有另一個主要嫌疑犯:「撞擊的冬天」,在此之前科學家們認為這場滅絕的罪魁禍首是氣候變化。隕石撞擊引發了致命的全球性變冷,給地球大氣層覆蓋上了小的顆粒層,後者會反射太陽的熱量。

  「我並不認為這是確鑿的證據,但它重新打開了調查大滅絕事件中涉及的珀匹蓋隕石坑的大門。」 研究首席作者、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生馬特·維利斯基(Matt Wielicki)這樣說道。

  

  珀匹蓋隕石坑。

  這並非首次太空岩石與始新世大滅絕事件存在牽連。除了珀匹蓋隕石坑,其它可能的罪魁禍首還包括3500萬至3600萬年前發生的三次更小的地球隕石撞擊:美國弗吉尼亞州近海的切薩皮克灣隕石坑,美國新澤西州近海的湯姆峽谷隕石坑和加拿大拉布拉多的米斯塔斯汀隕石坑。

  在此之前,這四個隕石坑都因它們的年齡而被排除在外。早期的年代測定表明珀匹蓋隕石坑的撞擊事件發生在3570萬年前,維利斯基說道。而200萬年對於隕石撞擊和物種的消失來說是個很長的時間間隔。 6500萬年前殺死地球上所有恐龍的宇宙撞擊與大滅絕事件在時間上只相差33000年,根據目前最精確的年代測定技術顯示。

  由於無法找到導致始新世大滅絕的合適隕石,科學家們將原因關注於氣候變化,在這場大滅絕里,科學家們認為全球變冷殺死了大多數物種。他們是這樣推斷的:通過測定始新世時期的岩石里氧、碳和其他元素的同位素,研究人員估計了地球過去的溫度和溫室氣體水平。始新世的信號顯示這一時期最初非常溫暖,然後忽然變冷且環境變得更加乾燥,隨後便發生了大滅絕事件。然而,始新世末期氣候信號里急劇出現的峰值暗示了短暫但極端的全球變冷效應,隨後又回升至較為溫暖的溫度。

  

  「隕石坑的年代與短暫的全球氣候變化的時期完全吻合。」 維利斯基說道。維利斯基認為珀匹蓋撞擊產生了一個全球冰庫,類似於巨型火山噴發或者殺死恐龍的小行星撞擊后發生的氣候災難。隕石撞擊可能向大氣層噴射大量反射太陽光的硫磺微粒。然而地球的「迅速」恢復——從地質時間角度上說——使得地球和動物回歸到朝現代物種進化的道路上。

  始新世末期是地球歷史上發生的最後一次大滅絕,大約90%的蝸牛物種消失,海膽物種遭受嚴重打擊,最早期的有齒鯨魚滅絕,後者最終可能被現代鯨魚所取代。緊接著始新世-漸新世過渡期(Eocene-Oligocene transition)之後很快又發生了歐洲哺乳動物的急劇轉變,這一事件被稱為「 大間斷」 ( Grand Coupure )。(編譯/嚴炎劉星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3: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