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人眼中的中國高考:就像一場戰爭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備受全國矚目的,一年一度的災難·劇情·群演大片【高考[微博]】終於落幕了,在六月的這個初夏時節,整個中國的939萬考生,走入了考場,度過了決定他們命運的這三天。

  這場相當於歐洲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的1000萬人的關鍵考試,也早已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和中國大媽享譽國際而新生出「dama」這個單詞一樣,高考也有了拼音片語「gaokao」,一時間成為國外媒體中國報道的熱門辭彙。《紐約時報》甚至還給「gaokao」註上英文發音:「gowkow」。

  美媒:美國人不相信高考

  中國的高考,已經被稱為「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升學考試」。《環球時報》曾發出一條消息,說在一些外國人的眼裡,中國的高考「簡直就像一場戰爭」

  美國一些網路媒體對中國高考的報道

  《每日電訊報》———記者彼得·福斯特評論中國高考

  隨著上千萬中國高中生開始這場馬拉松般的考試,中國進入高考時間,因為這場考試的關鍵性,它給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微博]帶來沉重的壓力也就不足為奇……我是徹底被語文作文題擊倒了,如果英國高中生也面臨同樣考題,他們會怎樣……」

  BBC——高考權利豈能因異地被剝奪

  參加高考本該是每個考生的權利,這種權利是教育公平的體現,異地考生卻因為種種固有的體制問題,而面對著比高考本身更為難以抗拒的煎熬。在這種煎熬之下,有的孩子不是輸在考試成績上,而是輸在了身份上。解決異地高考,已經成為一個沉重的社會問題。人為設置條件剝奪孩子參加高考的權利,這違背高考公平競爭要求,更是對教育公平的踐踏,受傷的不僅僅是這些將人生轉折寄託給高考的孩子,真正傷害的是社會公平和公正。

  《紐約時報》——高考本無罪,學習應得當

  《紐約時報》用中國的一句俗語「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形容高考競爭的激烈。另外,該報還有記者撰文評價中國高考其實,考試本無罪,學習內容若得當,有一點應試壓力,英文水平只會提升得更快。需要承認的是,在東亞各國,除了新加坡人英文能力優秀,其他韓國、日本、中國等國英文能力都較不熟練,這與英語教學的內容和考核標準有莫大關聯。

  《SLATE》 ——美國網路雜誌

  美國網路雜誌《SLATE》在一篇報道中對高考的含義作了「詳細」解釋,報道稱,「kao」意為考試,而「gao」意指這一考試的高級、暗示它的難度,也暗示它對中國學生前途的「脅迫力」。

  《外交政策》——最難的學術測試

  美國《外交政策》編輯則在其雜誌博客上發表評論,認為中國高考「可能是世界最難的學術測試」。評論稱,持續兩天的馬拉松考試試圖考核中國學生所學過的所有東西,而這一考試的成績也是中國學生進入大學的唯一標準。「這一制度似乎能體現當代中國的一個現象———追求現實的、甚至有些無情的高效率。」評論說。

  美國學生對中國學生:敬佩、同情、惋惜

  在美國也有類似的考試:ACT和SAT,目前全美所有四年制大學都同等認可這兩個考試。而無論是ACT,還是SAT,都只是各大學在錄取新生時的參照考分之一。ACT每年舉行5次,成績兩年內有效,只要交幾十美元報名費,學生想考就考,直至考出滿意的分數為止。

  不難看出,美國高中生的幸福指數要高出中國高中生很多。所以很多美國人都很難理解中國高考。

  曾有一個老美朋友問我:高娓娓,你以前高考的時候感覺怎麼樣?

  我們那個時候高考還沒那麼多人,而且高考之前還有預考,預考沒過的人連高考的資格都沒有。

  美國小伙馬特來過中國,對中國教育制度有所了解。他覺得,高考對中國學生來說很殘酷。而對中國高考的規則,他覺得很不可思議:「怎麼可以用兩天來評價一個學生?這是很不全面的!」

  另外一位非常熟悉中國教育體制的美國女孩說:在中國高考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我不止一次地聽見美國學生這樣說:「明天是ACT考試嗎?哦,天哪,我忘了,那我明天得早起了。」這意味著,在美國許多學生都不怎麼為考試做準備。ACT和SAT的考試通常都是在周六,因此,這是他們必須要早起的一個周六。

  時常聽美國大學生說:「天啊,真想再做一回孩子!」許多人懷念兒時和高中的時光,對他們而言,那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不過可能當中國年輕人回憶往事時,卻很難說:「天啊,真想再回到高三!」或者「天啊,真想再做一回一天到晚學習的學生!」

  還有一位美國學生了解了中國高考後說:我很同情中國學生,但很懷疑是否值得這樣努力。這是最好的一條路嗎?難道這就是生活的全部嗎?我們愛學習,不是因為我要參加考試,而是因為學習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我同樣喜歡野營,和朋友一起玩,做社區義工等等。學習應該努力,但同樣應該享受生活,因為我們相信生活是美麗的。我非常敬佩中國學生的勤奮和認真,但同時為他們感到惋惜,因為在美國文化體系中,他們錯過了生活的美麗。

  美國人也來做高考題

  國外輿論還對中國高考的作文題一直都很感興趣。有美國記者評論:儘管中國高考稱得上是「標準化考試之母」,但它的題目卻「令人驚異的新潮」,甚至還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比如「隱形的翅膀」。

  美國《福布斯》雜誌的報道也稱,從有趣的寓言到流行歌曲,很多高考作文題目出乎很多人意料,「很多西方讀者看了,可能也會忍俊不禁。」報道還將高考全國卷和北京卷的作文題目原文刊載,「挑戰」美國讀者———「想上中國大學嗎?先完成這些大學入學考試題。」

8

主題

638

帖子

127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70
沙發
隨意隨緣 發表於 2014-6-16 14:09 | 只看該作者
哈哈,從外國媒體對高考兩字的解釋,就知道他們的理解錯的多麼離譜。結果也肯定可想而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22: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