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就算過了十年也不要忘記如今的宣戰

[複製鏈接]

3012

主題

3946

帖子

709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河水 發表於 2014-6-10 05: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啟言

    昨天,環保部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向環境污染宣戰。央視主持人評論說,用了「宣戰」一詞前所未有。這樣的評論等於說再相信我一次。我們懷著一顆單純善良的心暫且相信他們吧,畢竟說口號的人變了。不過他們的宣戰還沒有找到癥結所在,所以,我還是不禁想多說幾句,我想看一看,十年後我說得對不對。請大家記住2014年6月5日,這是今年六五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向污染宣戰」。

    過去沒有用「宣戰」這個有力量的詞,但大決心還是下了無數次。現在用上了這個詞,表明問題之嚴重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確實,37%的土地有問題,4000多個地下水監測點60%有污染,一年中霧霾的天數越來越多。如果不宣戰,我們如何向未來的孩子描述純凈的藍天。他們說要打好防治大氣、水、土壤污染三大戰役。口號響亮,氣勢不錯。

    中國新到的官員上台後,都會想辦法表現區別於前任的新面孔。這個「宣戰」就是官員們在老問題面前的新樣子。這樣的口號和前面的決心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玩弄一下文字而已。如果環保部長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國民們,我是某某部長,10年後請給我打分。」這樣的承諾比「宣戰」更有力量。環保部的哪位領導站出來,學著我向全國百姓重複一下這句話?

    中國的問題,特別是污染這種逐漸顯現的大問題,沒有官員會多考慮這樣的問題,也沒有官員會因些受罰。他們以官帽為第一奮鬥目標的經濟建設,步子邁得越大,越不會顧及環境污染的事,就像拆遷建設不顧百姓自焚一樣。反正地方黨委政府的一把首,是最不可能留在當地的人,他們不需要考慮十年後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喝不到乾淨的水,吃不著放心的食品。裸官更不用考慮。也沒有這麼個機制:誰搞的建設,誰造成的污染,10年後同樣要追究責任。

    其實,宣不宣戰並不重,重要的是有這麼多的法律和制度,執行了沒有。是不是喝了奸商的一杯好酒,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放過去了,是不是執法人員總是接到領導們打來的放行電話:沒有這個企業不行,這是財政的納稅大戶。每建一個項目,都有環保的要求,可行性研究報告里,有如何達標的論證措施。可是,項目建成了,企業開工了,有多少是按環保要求排放的。有一個專家說得好,杭州垃圾焚燒廠的事件,百姓有一些過激,可是,中國所有的垃圾焚燒廠有達到排放要求的嗎?住在焚燒廠附近的人,如何不擔心,如何沒有意見?畢竟人家在那裡買房置業,有可能還要繁育幾代人,難道就讓他們聞著臭氣生存下去?

    每一個環境污染法的出台,都是人大通過了的,每一個規劃都賦予了法的權威。但是,新官不理舊帳,前官不顧后官,這是中國的特色。後來的官,有誰會在乎前任的官用法制定的規劃,法在權的面前永遠是老二,法在中國只是擺在紙上的東西。人大監督的失效說明中國法律和民權的地位。

    要改變這樣的局面,唯一的辦法就是,給民監督權,讓民給官打分。不要像杭州的官員一樣鬧出大事了,才虛情假意地說,沒有百姓的理解和支持,我們絕對不開工。宣戰的話不屑說了,為人民服務,以人為本,這些好聽的話也不需要掛在嘴邊,民眾不想信這些東西。只要建立官和商怕民的體制就行了。這樣的體制讓民決定官的政績,讓民決定他們官帽。像台灣的官一樣,可以跪下來求民眾支持,這樣的體制,什麼樣的污染混得過去,什麼樣的法律制度落實不下去,什麼樣的官員沒有責任心?

    (作者:別了還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6: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