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楊恆均:一流大國不是偷來的

[複製鏈接]

3409

主題

3943

帖子

70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versace 發表於 2014-5-30 05: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7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出席全球研究理事會2014年北京大會開幕式並致辭。他說,科學連著發展權,知識是天下公器,打造更加開放的平台,才能讓每一個人都能分享科學知識的營養,實現普惠、包容發展。他強調,科學的開放涉及知識產權保護,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可以使科學技術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李總理說中國致力於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在開放中使知識產權得到更好保護和運用,使創新者得到應有榮譽和回報,激發更多、更大的創新。

同一天還有兩條新聞吸引了我,一是瓊瑤正式起訴於正《宮鎖連城》侵權,將索賠2000萬元人民幣。二是教育部消息:1978年到2013年底,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到305.86萬人,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高達144.48萬人,教育部發言人欣喜地告訴大家,隨著咱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才需求的不斷增長,我國出國留學人員和留學歸國人員的數量還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

在講到如何吸引人才時,我們大多會講「高薪聘請」,提供優裕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甚至還對人才提供超國民待遇,可是,真正的人才仍然吸引不過來,或者無法把人家留下來,其中重要一個原因就是你從骨子裡不尊重知識,不尊重知識產權,也就是不尊重知識人!

你吸引人才只不過是因為你想發展了,想賺更多錢,於是想起了人才,想起了知識,把他們一股腦的都當成了「賺錢」、「發展」的工具。殊不知,在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中,知識和知識人甚至比任何一個時期、任何一個單一國家的發展與福祉更加重要。那些急功近利,把知識與知識人當成工具的發展模式,能剽竊就剽竊,能偷就偷的做法,可能會讓你一時風風光光,甚至會嘩眾取寵地「造福了人民」,但到最後,你會付出沉重的代價,一起為你的投機取巧買單的是國家,是民眾!

我個人對保護知識產權也有過曲折的認識過程,大學畢業后一直同西方打交道,但看到他們積極向中國推銷民主、自由等價值理念,卻把最好的科技對我們保密(89后還實行禁運政策),我就恨得牙根痒痒:民主不能當飯吃,可先進的科技卻能夠很快改善民眾的生活水平——是能夠當飯吃的啊。所以,我不但主張「盜版」、「剽竊」,甚至主張「偷」,我自己就甘願冒險去偷。

我並不認為自己錯了,正如李總理所說,科技的成果最終應該造福全人類。這些年中國的科技與產品的創新率低得幾乎接近零,但我們的經濟卻發展起來了,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中國製造」遍布全球各地。那些靠仿造、剽竊名牌產品發財的中國土豪們也可以乘坐法國空客與美國波音去全球購物,去香港、巴黎、紐約購買真正的名牌了。

這不,瓊瑤算個什麼?你的劇本改動一下,在中國播出,觀眾比你在台灣播出時多了上百倍,名氣、金錢都可能賺得比你多啊……

3409

主題

3943

帖子

70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81
沙發
 樓主| versace 發表於 2014-5-30 05:29 | 只看該作者
一切看起來都順理成章。果真如此嗎?三十年前可口可樂引進中國時,神州大地上一夜之間出現了三十多個「自主」品牌的國產「可樂」:參花可樂、四川可樂、湖北可樂,溫州可樂……這些年過去了,剩下的只有美國的可口可樂;耐克鞋進來了,我們仿造的幾可亂真,可是,擁有世界上最多腳的民族,最後也沒有搞出自己的品牌;我們以舉國之力把飛船送進太空,回頭一看,滿地上跑的都是德國車、美國車和日本車……

勤勞、勇敢、聰明的中國人搞出了幾個自己的品牌?現在聰明的中國人——那些優秀的青年人第一選擇是去靠公務員,是去投資公司,是去國企、是去開發房地產——有幾個去從事基礎科學,去開發軟體,去利用自己的知識與智慧發明創造的?沒有!——但我理解他們,在一個知識與知識分子都成為賺錢、發展的「工具」時,你既然能夠直接當公務員賺快錢,投資股票玩房地產賺大錢,靠關係就可以平步青雲,靠炒作就可以得到尊重,為啥還要去發明創造?

傻瓜也看得出來,西方的大富翁中幾乎超過一半是比爾·蓋茨這種知識型人才,而在中國呢,你告訴我有哪一個富翁是因為他們所擁有的知識、發明的產品而富起來的?在西方,幾乎任何一個上規模的國家,都可以列出至少好幾位靠一、兩本作品就成了億萬富翁的(由於受知識產權的保護,作品被反覆使用就得反覆付費),中國有一位作家靠作品能富裕起來嗎?

給我們提供精神食糧的作家,靠發明創造那些改善人們生活的科學家,在中國的地位到底如何,我不說大家也知道吧?在這種情況下,你能引進真正的人才嗎?你能培養出真正的人才嗎?你能留住真正的人才嗎?

也許有人說了,我們不用你說的真正的人才——那太浪費時間和金錢了,我們只要能夠搞到真正的作品、產品與發明就行了——再說,網際網路時代,如果黑客水平搞一點,什麼設計圖紙與產品「know-how」搞不到呢?我們就是要在知識與科技上搞「短、平、快」,走捷徑。

果真如此嗎?靠山寨、靠剽竊甚至靠偷,可以讓一個國家在短期內虛胖起來,但永遠只能是二流甚至三流國家。一個一流的國家絕對不是靠偷來的,人類歷史上沒有這樣的先例!從西班牙、英國到德國、美國,包括前蘇聯,都有自己優秀的思想家、文學家與科學家,有屬於自己的創造與發明。

隨著中國的崛起,我們對思想和科技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沒有自己的人才與發明創造、創新,要想變成一流大國,比登天還難。人才不是一天培養出來的,更不能走捷徑。汽車產業就說明問題,我們很容易可以把外國車打開來,想辦法仿造一部,甚至前段時間把「國產品牌」車的外形都能造得和寶馬一樣,但你永遠無法「偷」來人家發動機、底盤與變速箱的複雜技術——那需要無數個深入基礎科學的學者與眾多科研人員、熟練的技術工人成百上千個日日夜夜的辛勤工作!

前段時間聽朋友說了一個事,心裡很難受。我國高鐵據說是世界一流的技術,但高鐵中使用的一個最常用的(不容易脫落的)螺絲釘卻只有日本一家公司可以做出來。你不買他的,就搞不出來,換句話說,人家如果真要刁難你,你的高鐵鐵軌就得整天換螺絲釘,甚至影響營運。

這個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日本核輻射發生時,中國多家工廠停產是事實,因為,沒有人家的某種高科技零部件,我們無法繼續生產!我還知道,在軍事與複雜的科技領域,我們很多東西都不過關,更沒有自己的過硬產品,有些重要的零部件一定得從日本、德國和其它國家進口。有一位軍人曾經對我說,中國現在不能同美國、俄國、歐洲和日本等任何一個國家開戰,因為只要他們其中任何一家停止對我們某種設備或者武器的「零部件」的出口,我們就癱瘓了!——真不知道應該高興還是應該哭啊,中國的無能,成功地保衛了世界和平啊!

《百年孤獨》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曾發誓不在中國出書,但沒關係,中國到處都能買到,咱們會盜版,《百年孤獨》不孤獨;瓊瑤的劇本也能剽竊,而以前發生在西方國家(如西班牙、法國)燒砸中國店鋪的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你仿造假冒人家產品,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這些都是我們看得見的剽竊與「偷」,而那些看不見的,尤其是我們羞於啟齒的侵犯版權、不尊重知識產權的事,還有多少?

一流的大國是不可能「偷」來的!希望那留學歸來的144.48萬中國留學生帶回來的不只是某種「產品」,而更多的是創新能力、科學精神與自由思想。虛胖、浮躁的中國必須沉下心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讓知識人能夠自由創作,在人文思想與科學技術領域,對中國,對人類,做出貢獻!

楊恆均 2014.5.2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35

帖子

6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5
3
聖僧 發表於 2014-6-2 17:07 | 只看該作者
一個國家要想做世界老大,一條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力必須第一,光靠山寨力第一肯定不行,這一點,北京要走的路還很長,這也是北京其實並不想爭奪華盛頓老大的位子的原因之一,起碼在可預見的時間範圍內,北京沒有要做世界老大的意思。但是,全世界特別是主要西方國家都誤讀了北京的意圖,這個人口超級大國一旦開始擺脫赤貧,經濟上有了那麼一點點話語權,軍事上勉強能讓別人不再敢隨心所欲打自己,一些西方國家就開始恐慌了,各種黃禍威脅論都出爐了,呵呵,說到底,這是不自信的表現。中國人不是不想獨立發展科技,問題在於現在的中國沒有正常的發展環境,特別是沒有穩定而可靠地發展時間。別看暫時世界還勉強維持大體和平的局面,說哪天冒煙誰也沒法打包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包括使用一些非常手段,先把自己需要的東西強行拼裝起來,先把大致的架子搭好,以後再慢慢填充裡面的東西。不是所有國家的發展道路都必須一樣的,適合美國的東西,不見得適合東京,適合東京的東西不見得適合北京,適合生存,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科技發展道路也是這個道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842

帖子

100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7
4
一針濺血 發表於 2014-6-5 13:37 | 只看該作者
大國是生出來的,  人多肯定是大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7

主題

178

帖子

1065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65
5
看小品 發表於 2014-6-5 14:12 | 只看該作者
海龜多了,原創有希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9: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