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寧是麻省理工大學(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一名研究人員。人們對虐待機器人的反應很重要,這是因為有關機器的新潮流讓我們重新考慮與機器的關係。當達寧在波士頓描述她的實驗時,她讓起這虐待機器人的事件很快后在公眾中變得無法接受。她甚至認為,人們應該建立一套「機器人權利」法律。假如這樣的話,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虐待或是殺害機器人?在虐待機器人之前,這會讓人考量再三嗎?
2014年初,德國杜伊斯堡--艾森大學(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的研究人員用核磁共振成像掃描儀以及測量皮膚電傳導的設備跟蹤人們對一些人虐待傅比恐龍的視頻的反應——讓恐龍憋氣,將它裝到塑料袋裡或是擊打它。儘管他們知道他們看的是一個機器人,測量出的這些人的生理和心理反應比預期的都強烈。
事實上,對一個受害者的傷害不是我們規範技術的唯一原因。考慮是一種全然不同的小裝置,英國醫療協會(the 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BMA)指出,應禁止在英國公共場合室內吸電子煙。英國醫療協會的觀點是,這不是說煙民或是附近的人就沒有健康風險。這會讓再一次讓公眾場合吸煙變得正常化。
這種表面上沒有受害人的惡行已出現在虛擬世界中。2014年初,《紐約客》雜誌(the New Yorker)講述了一個道德困境:在一家《俠盜飛車》(Grand Theft Auto)論壇里,有人問玩家能否接受遊戲中出現強姦行為。有人回答道:"我想有機會綁架一個女人,把她作為人質放在地下室里,每天強姦她,聽她叫喊、看她哭泣。」如果這種不健康的慾望實實在在地出現在一個機器人身上的話,這就讓人更難去容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