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致癌食物的真相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6-2 23: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牛奶

  牛奶致癌的說法一直頗為流傳,其中一個說法就是,牛奶中的IGF—1可以刺激癌細胞生長與繁殖,引發癌症。陳君石指出,IGF—1的全稱是類胰島素一號增長因子,它是生物自身分泌的一種激素樣蛋白質,對人體血糖控制、生長發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人體本身也含有IGF—1,一名成年人每日體內的生成量為一千萬納克。而牛奶中IGF—1含量約2.45納克/毫升,遠低於人體內的量。目前科學界評估認為,IGF—1並不致癌。還有說法稱,牛奶中的酪蛋白會致癌。它最早來源於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柯林·坎貝爾的一項「大鼠實驗」,大鼠被餵食致癌物黃麴黴毒素的同時,分別餵食大豆蛋白或酪蛋白,結果顯示酪蛋白相對更易促進黃麴黴毒素誘發癌症。陳君石表示,黃麴黴毒素本來就是致癌物質,沒有它,無論是酪蛋白還是大豆蛋白都不會引起大鼠發生癌症。所以,不能用這個動物實驗來類推奶類的致癌效果。事實上,牛奶中富含鈣質,而且容易消化吸收,每天喝有利於補鈣。

  隔夜菜

  隔夜菜致癌說法的支持者認為,隔夜菜會產生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是一種致癌物。陳君石表示,「隔夜菜」因蔬菜種類的不同,在保存不當、存放時間過長的情況下確實可能產生亞硝酸鹽。不過,亞硝酸鹽本身不是致癌物,只是可與人體攝入的其他食品、藥品、殘留農藥中的次級胺反應形成致癌物———亞硝胺。同時,是否致癌還要看有多大劑量。實驗表明,隔夜菜雖然亞硝酸鹽含量略有上升,但含量有限,對人體健康並不會構成實質的影響。

  速食麵

  關於速食麵有害的種種傳言從未間斷:有說速食麵含防腐劑、抗氧化劑,吃多了會變成「木乃伊」;速食麵碗壁上有蠟層,被吃下後會堆積在人體內導致癌症等。陳君石告訴記者,速食麵雖然算不上什麼健康食品,但關於它的「有害」傳言也並不靠譜。速食麵中的防腐劑和抗氧化劑都是常規食品添加劑,安全性是經過科學評估的,只要合法使用,並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至於擔心速食麵的碗里有石蠟也是杞人憂天。現在速食麵生產中所用的紙杯其實是聚乙烯塗層紙杯,這種紙杯它能夠經受泡麵時的溫度,還有非常好的隔水效果,而塗蠟杯早已被淘汰了。消費者需要明白的是,吃得是否營養主要還得看食物是否多樣化,只吃速食麵營養並不均衡,但是也不會致癌。

  豆漿

  有傳言說,豆製品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引發女性乳腺癌等。其實,豆製品里的植物雌激素並不等於人體雌激素。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主要是大豆異黃酮,它有雙向調節作用,體內雌激素低了它彌補不足,可防治一些和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的疾病,如更年期綜合征和骨質疏鬆;雌激素高了,它會起到抑制雌激素的作用,可預防乳腺癌,因此,大可不必擔心喝豆漿會導致乳腺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日食用30~50克大豆,相當於喝800~1200毫升的豆漿。

  可樂

  可樂致癌的說法最早來自美國一個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美國公眾利益科學中心」(CSPI)發布的一份公告,它稱可樂中的焦糖色素含4-甲基咪唑,並稱這種物質可能致癌。其實,焦糖色素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色素,生產過程中的確會產生副產物———4-甲基咪唑。科學界對焦糖色素的安全性研究相當充分,美國和歐盟等國家中把它作為很安全的食品色素。至於其副產物4-甲基咪唑,美國FDA評估后不認為這種物質能給人體健康帶來威脅,只有當一個人每天喝1000罐以上的可樂時,才能引發致癌風險。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2: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