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西村和永聯村的某些對比(圖)

[複製鏈接]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4-5-24 10: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寒冬開梅 於 2014-5-24 19:47 編輯

無錫綜合實力最強的村是江陰華西村,蘇州綜合實力最強的村是張家港永聯村。巧合的是,帶領華西村和永聯村發展的都是「吳家」,前者是大名鼎鼎的吳仁寶家族,後者是相對低調的吳棟材家族。本帖對這兩個村的一些指標進行比較與簡單分析。蘇錫兩地的其他名村,不乏單項指標也極優秀者,但本帖不涉及。
  
  華西村  2000老華西人的住房

    

   永聯鋼村10000-多人全住進公寓樓韋軼婷攝 圖中可見金手指及音樂噴泉

     一,土地面積與人口     華西村:土地面積超35平方公里,人口超3.5萬。
                                           永聯村:土地面積10.5平方公里,人口10000多。   
簡析:兩大名村的原始地盤都很小,人口都很少。但華西村顯然要比永聯村大不少。華西於1961年建村時,最初面積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永聯村是長江邊近700畝蘆葦灘圍墾成陸,隨後搬遷213戶808人而成,托並鎮、並村政策之福,如今都已是面積很大的村。華西村不論土地面積和人口都大約是永聯村的三倍半。   

二,銷售收入     華西村: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512億元。     
                            永聯村: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285億元。     
簡析:華西的產業門類更齊全,底子更深厚;永聯起步晚,產業主要依賴鋼鐵,綜合實力目前與華西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按比例產值,永聯村更高。華西村土地和人口都是永聯村的三倍半,而產值還不到一倍。     


三,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華西村:查不到。     
                                              永聯村:201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586元。   
  簡析:查不到華西的數據,有點遺憾。很多網友看不起這種統計數據,但我認為這種數據非常重要。     

四,住房     華西村:約2000人的老華西村民實現了家家住別墅,約3.3萬人的新華西村民居住條件不詳據我的粗略考察,與普通蘇南鄉村基本無差別。     
                   永聯村:2006年起,把2500多幢村民住宅全部拆除,建設了佔地600畝、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小區「永聯小鎮」,全村10000多人全部住「樓房」。   

簡析:不清楚華西別墅能否上市交易;永聯新建的住房,使用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指標掛鉤」試點的機會,有土地證、產權證,可交易。     

五,產權制度     華西村:據說是集體產權,據說吳仁寶家族占股「連零頭都不到」,但至今從未能在媒體上見到較明晰的數據。     
                           永聯村:永聯村擁有永鋼集團25%的股份,吳棟材家族佔有永鋼集團相當大股份是確定無疑的,但具體份額不詳。     
簡析:華西集團的股份情況不清楚,所以無法分析;永鋼集團在改制時,曾被要求「徹底改、改徹底」,也就是不給村集體留股份,全部給個人,這是當年流行的理論,但吳棟材家族堅持給村集體留了25%股份,在我看來,這是很有遠見的,避免了改制后「村企」利益不一致所產生的矛盾。憑藉永鋼集團的股份,吳棟材曾登上富豪榜。     

六,新老村民融合度     華西村:各類報道的措辭,語焉不詳。從華西村分為華西一村、華西二村、、、華西N村來看,新老村民融合度一般。              
                                      永聯村:相關報道提到的村民收入、福利、住房等數據,全部都是指10000多人的永聯村。沒有新舊之分,當地村領導多次對媒體表態「進了永聯門,就是一家人」。   
簡析:華西的福利分配搞不清楚,所以無法分析;永聯人享受的福利,源於永聯村占永鋼集團25%股份的分紅,這個分紅,是按村民人頭算的,不考慮新、老問題,所以相對比較公平。另外,通過全村拆遷建小區,所有新老永聯人都住在了同一個小區,總體融合度較好。這體現了蘇州社會公平的一貫政策。
總起來看永聯村村民的幸福程度比華西村可能還高一些

1410

主題

2126

帖子

7388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388
沙發
春到人間 發表於 2014-5-27 08: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春到人間 於 2014-5-27 11:49 編輯

華西於1961年建村(原來是個大隊),最初面積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蘇州管轄了華西村22年。1983年重劃行政區,把江陰和無錫縣兩個縣都從蘇州划給了無錫。無錫縣即現在無錫的錫山區,江陰縣即現在的江陰市。華西村在江陰市內。

永聯是在1970年春,沙洲縣(現在的張家港市)組織千餘民工圍墾810畝長江灘塗(蘆葦簜),被稱「七○圩」,之後陸續從南豐、鹿苑、兆豐、大新等地遷來213個農戶808名社員,組建南豐公社23大隊。開墾這片灘塗。

所以華西村的基礎明顯好於永聯村!
回復 支持 2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86

帖子

27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3
3
亞博 發表於 2014-5-27 12:23 | 只看該作者
還能這樣 計算,村民人均支出21586,還沒我們村多呢
回復 支持 2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4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4-6-14 11:5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雲海暖流 於 2014-6-14 11:56 編輯

本質的不同:一個是社會主義,一個是資本主義。

永聯村整個村才佔25%的股份。其它的幾百億都給了資本家了。
回復 支持 0 反對 2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2: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