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活可以證實,或者證偽。—與林夕關於信仰與理性的對話

[複製鏈接]

964

主題

4387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火箭

Rank: 6Rank: 6

積分
395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ChineseInvest88 於 2014-5-31 07:22 編輯

麥克:
我想了解基督教,基於兩個目的,一是探討精神家園問題;二是,如想深入了解西方文明,必須從督教教入手。
我現在很想知道,目前中國的宗教從業人員的組成結構是怎樣的?他們是像你一樣虔誠地信仰,還是僅僅當成一種工作?還有,我現在看弗洛姆的書,他提到上帝在西方,也有一個變化過程,從最早的獨裁(人類不聽話便要消滅之),到後來的母性之愛(無條件的愛),再後來父性之愛(有條件的愛),是一個變化和發展的過程。對此,你怎麼看?
前幾天去書店買了一本費爾巴哈的《論基督教本質》,不過還沒有讀。
                                  林夕,自大連

林夕:
你好!
你的問題涉及面比較廣,對我構成的挑戰也非常大。我不能一一仔細回答,只能就我所知說個大概。

各種挑戰及漸進啟示

基督教自產生以來,就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人們對它的看法和評價也大不相同。費爾巴哈的《論基督教本質》,是理性高漲時期的產物,是從人的立場、從理性,看待、評判一切。這就難免自說自話,而無法真正認識和體驗上帝。
弗洛姆的觀點,也只能代表一個現代西方哲學家或心理學家對基督教的看法,或者說代表他本人對基督教的看法。雖然我曾經十分喜愛弗洛姆,也讀過他的諸如《愛的藝術》等書,但對他沒有做過認真的研究,所以不敢妄加評價。只是覺得,人的認識(包括最傑出學者的認識)都是有局限性的,而基督教本身總有些東西是超出於人們的認識的。
      作為啟示宗教,基督教確是「漸進啟示」,意思是神啟示的內容逐漸遞增,後來的啟示建立在先來的啟示的基礎上;全部的啟示前後一貫,互相補充,如舊約與新約之間的關係。人們在解讀聖經時,也有「漸進光照」的觀念,即神對人們心靈的啟示,也是逐漸加大的,因此,人們對神的認識會越來越深。

是學問,還是認信?

中國基督教研究者與基督教的關係,一種是純粹將基督教當做一種學問、一種專業,進行所謂的「客觀、冷靜」的研究。當然,完全的客觀是做不到的,所以,其中有的人對基督教持批判態度,有的人則不置可否。
        第二種是對基督教持同情的態度,即主觀上欣賞與贊同,但並沒有真正認信,更沒有實踐上的投入。這種人被稱之為「文化基督徒」,但當事人並不喜歡這樣的稱謂。目前這部分人是最多的。
        第三種就是認信了的。但這種人數量最少。
我覺得,最值得一說的,是第二種人。提起他們,我總想起「買櫝還珠」。他們有點像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主人翁,被基督教的倫理、思想、文化、藝術等吸引住了,沉潛其中,賞玩不已,可對基督教的信仰內核,卻視而不見,輕輕放過。
       其他宗教領域的研究者,也大體如此吧。其中真正認信的,都實在是少之又少。當然,偽信者、作秀者,倒是很有一些。一說到這,大家可能就會聯想到前兩年的「鄭家棟事件」。中國的「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儒學大師」鄭家棟,兩年攜六妻出國,這六妻都一去不回,滯留美國。他這樣做,無論是為色還是為錢,都已被公安部門認定,有利用職務之便偷渡人口之嫌。
       其實,我倒不怎麼想批評他。他沒有說過自己真正認信儒家或儒教,他也一直對自己所研究的對象,保持懷疑與質詢的態度。他的出事,我起初有些震驚,後來,就釋然,也不把它想象得過於嚴重。其實,有些人做出的事情可能比他還糟,只是做得更巧妙而已,或只是更幸運沒出事而已。

超然物外,無此可能

這說得有些遠了。我的總的意思是,你我知識分子,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好像自己超然物外,一塵不染,天下學說、思想都任我來評點,世間疑難、煩惱都由我來解答。
      從古到今,中國知識分子最推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北宋大儒張載)的抱負,最欣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的情懷。我以前也覺得這種境界高!實在是高!可現在仔細思量,就覺得這些話多少有些不著邊際。
       一個人要光是用這種東西來支撐自己,而沒有謙卑的另一面,恐怕就會將自己舉上去而放不下來了。你我是何等人,敢說如此大話?天地的心、生民的命,豈是你我能立的?萬世的太平,又是你我能開出來的嗎?也許僅僅只有勉力繼絕學稍微實際一點。我憂己憂,我樂己樂,自然就知道天下的憂樂,何必把天下像自己的對象一樣整天端著,好像離了我,天下就不知道怎麼憂、怎麼樂似的?太把自己當回事了!有這個必要嗎?
       我們都不過是芸芸眾生、肉骨凡胎,都為父母所生、吃五穀雜糧,都需要被點撥、被引領、被憐憫、被安慰、被扶持、被幫助,都不是靠吸風飲露過日子。
       馮友蘭該算得上哲學大師了吧,可怎麼樣呢?蔣介石掌權的時候,他說:一偉人也。毛澤東執政的時候,他也說:一偉人也。「文化大革命」的時候,他對於江青等人也俯首帖耳。你說,他不熟悉先賢的那些豪言壯語嗎?他自己還提出人生最高的境界是天地境界呢。可他自己達到了嗎?

生活能證實或證偽

別說你我,別說中國人,就是人所崇拜的西方哲學大師羅素、薩特之流,也是如此。大家都被他們頭上的光環迷住了,卻沒有看到他們的實際生活其實是一團糟。我不是要抹殺他們對人類精神生活的貢獻,而是說他們並沒有解決自己的問題。他們都給自己的親人帶來無窮的災難:
        羅素結過四次婚。他使自己的一個情人精神崩潰,身體癱瘓,讓另一個情人也進了精神病院。他的妻子們更是痛苦不堪。他與兒媳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係,致使兒子精神分裂。他的孫女也被逼出精神病,最後在康沃爾郡的公墓自焚。
        薩特就更出格了。他在波伏娃之外,還有數不清的情人(波伏娃的情況也相差無幾)。他們所謂的愛情,是以犧牲他人的幸福為代價的。薩特在給波伏娃的信中,詳細描述他與一個又一個女人的性經歷。而波伏娃還居然把自己的學生奧爾加和郎布蘭等,介紹給薩特作情婦,使她們的身心受到極大的傷害。
        他們的這些荒唐事,你去看看最近出版的羅傑斯和湯普森合著的《行為糟糕的哲學家》一書,就全知道了。這裡,且引該書緒論中的一句話,供你進一步思考:「我們有必要先看看這些最偉大的哲學家的生活,探索一下其生活選擇如何證實或證偽其思想,然後再接受他們的建議,確定自己的生活道路。」
        在知識和行為關係的處理上,我倒特別佩服陶行知。原先他給自己取的名字是陶知行,後來覺得不妥,就改為陶行知。就是說,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行為的,沒有行為的知識,是白搭或者是騙人。因此他說:「行出一真是一真,謝絕一偽是一偽。」正是這種信念,促使他為「使全中國人都受到教育」的偉大事業,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順便還告訴你,陶行知就是一個用自己行為來實踐自己信仰的基督徒。
        說到這裡,我想,從你我自身的感受中,從中外偉人巨匠的經歷里,我們應該能夠真切地認識到:人都是有自己的限度,人都是有自己的盡頭的,而人的盡頭就是神的起頭。「至於世人,他的年日如草一樣,他發旺如野地的花,經風一吹,便歸無有,他的原處,也不再認識它。但耶和華的慈愛,歸於敬畏他的人,從亘古到永遠;他的公義也歸於子子孫孫。就是那些遵守他的約,紀念他的訓詞而遵行的人。」(《詩篇》103:15-18)
願你有一個真正的新起點!

原載OC《海外校園》:http://ocm.oc.org/, http://***/ocmblog

喜萊莉為了理想而奮鬥,雖敗猶榮。

139

主題

6876

帖子

579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796
沙發
ruthrose 發表於 2014-5-31 17:45 | 只看該作者
好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4

主題

4387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火箭

Rank: 6Rank: 6

積分
39564
3
 樓主| ChineseInvest88 發表於 2014-5-31 20:1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滿深刻的討論,能讀完的人應該不多。
喜萊莉為了理想而奮鬥,雖敗猶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4
求索 發表於 2014-6-1 01:07 | 只看該作者
ChineseInvest88 發表於 2014-5-31 20:19
謝謝,滿深刻的討論,能讀完的人應該不多。

帖子是不錯, 似乎很有道理, 舉了很多人的言行不一, 但沒有一個是基督徒。 再加上一些基督徒的醜行, 就更加全面。
本文重點強調了人的局限性, 這沒錯, 是事實。 由此得出的符合邏輯的結論應該是人要不斷地學習, 提高自己。 但作者的結論是, 認識到人的局限性, 信神就好, 神是無限的絕對的。 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作者暗示基督徒都是言行如一的聖人。 這, 正是作者的局限性。 作為一個基督徒, 他不可能超越他的局限。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4: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