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彭東旭:用數據分析揭露出賣國企的卑鄙

[複製鏈接]

1417

主題

64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8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14-5-26 20: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彭東旭:用數據分析揭露出賣國企的卑鄙


 通過考察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利潤率的分佈和變化的總結,上海南開經濟研究所2011年研究報告表明,國有企業私有化前後盈利能力(效益)總體下降趨勢很大。

  一,總資產收益率比較

  國企私有化前:總資產收益率在私有化前均值為0.0906,中值為0.0821;

  國企私有化后:總資產收益率在私有化前均值為0.0399,中值為0.0370;

  在361家企業中,311家企業總資產收益率下降很大,只有50家企業總資產收益率是上升的。

  二,凈資產收益率比較

  國企私有化前:凈資產收益率均值為0.2234,中值為0.2066;

  國企私有化后:凈資產收益率均值為0.0659,中值為0.0700;

  在362家企業中,339家企業凈資產收益率下降很大,只有23家企業凈資產收益率是上升的。

  銷售利潤變化與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也是具有相似特徵。在這裡沒必要列出數據了。這個研究分析得出的結果就是:國企私有化並沒有帶來效益增長,相反,帶來了很大的下降。

  但南開對研究結果總結性的原因分析就是刻意彌合經改層的需要,認為國企私有化前進行了財務狀況的虛高包裝等理由,我們只要問問那些被迫下崗的五千萬國企職工,依靠無法制衡的權力掠奪式瓜分國企會存在虛高財務的可能性嗎?

  而另一個名叫白重恩在2006年發表國企私有化前後盈利能力分析的研究報告,得出盈利增長趨勢。不知道是否進行了選擇性抽取樣本企業?但他的分析結論很明確:效應改善主要是通過節約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來實現的,而企業的銷售利潤率提高幅度很小,並且只有在改制初期出現了顯著效果。

  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所謂的初期效果是否來自於當初國企私改時財務瞞報——虛低了!

  兩份研究報告加上掠奪方式的國企瓜分私有化,實際上印證了一個結果:中國的國企私有化,總體上並沒有帶來效益,更不要說利潤絕大部分是個人佔有。去掉這部分,給人民帶來了多大利益?給國家貢獻了多少利稅?

  早就有人指出,中國的國企在於官僚體制嚴重製約了企業的發展,近年來反腐敗再次證明國企的官僚腐敗是危害國企的根源,改革的方向當然是在管理上出效益。然而事實上的改革是在出賣方式進行,資本化改革國企的託辭不只是顯得蒼白無力,更有很深層次的「戰略」或者叫圖謀接近了表露。
笑對雲捲雲舒,淡看潮起潮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