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挑刺」本是權利 何必搞得像「特務」

[複製鏈接]

71

主題

84

帖子

26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奧斑馬 發表於 2014-5-25 15: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四川眉山市丹棱縣「秘密」選聘了40人當「挑刺工」,到窗口單位開展暗訪監督活動。「這是一份只有兩個人知道的秘密名單,即使『單上有名』的人,相互間也不知道對方是不是挑刺工。」(5月19日《華西都市報》)

    「挑刺工」的暗訪行動能走多遠?當地畢竟是小縣城,全縣16萬多人口,恐怕在選「挑刺工」方面要費很多心思。不過,再怎麼保密,再怎麼調換,也會遲早被「認」出來的。其實,再多的「挑刺工」也有著局限性,其一,認識方面的局限性。憑幾個人的「暗訪」對一個部門進行「挑刺」,顯得有些主觀和偏頗;其二,「挑刺工」不可能天天到職能部門去「暗訪」,這樣就會出現偶然性,職部門存在的問題未必能夠被及時「挑」出;其三,「挑刺工」也會受到人情等因素的影響,比如暗訪到的某個工作人員,恰好是自己的親屬,還會不留情面嗎?

    暗訪對於促進工作作風的改進是相當有效的,再配之於懲罰,的確是能夠讓工作人員倍感壓力。面對「神秘」的「挑刺工」,工作人員該如何應對,恐怕免不了要費心思猜測誰是「挑刺工」。但是,對付作風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每一個辦事者都當作「挑刺工」,能夠為每一個前來辦事的老百姓提供最為優質的服務,讓其挑不出「刺」來,可這顯然不是靠幾個「挑刺工」就能夠達到效果的。

    挑刺不必神神秘秘,就應該光明正大,挑刺本該是每一位群眾的權利。如此,才能讓工作人員把每一個前來辦事的群眾均當作不可輕慢的「挑刺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9: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