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IMD)22日公布了世界60個主要國家及地區2014年競爭力排行榜,結果顯示,日本較去年上升3個位次,排在第21位。而中國則下降2個位次,排名23位。
在這份排行榜中,美國蟬聯榜首。隨著經濟復甦,美國的技術及基建方面的優勢受到好評。
排在第2至第4位的依次是瑞士、新加坡和中國香港。日本保持連續上升勢頭,從2012年的27名上升至2013年的24名,今年更升至第21位,日元貶值使日本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有所提升。而韓國則位列第26位。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指出,新興市場國競爭力明顯下降。排行顯示,中國較去年下降2個位次,同2012年一樣再次排名第23位;印度下降4個位次,排在第44位;巴西下降3個位次,位列第54位。
據悉,IMD全球競爭力排行榜始於1989年。首次公布時,日本位居榜首,美國排名第三。
香港首次跌出全球競爭力三甲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近日公布的最新全球競爭力排名報告顯示,香港自2005年以來首次跌出前三名。相關學者認為,社會內耗、貧富懸殊及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削弱了香港的競爭力,但仍應對其持有信心。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研究主任方舟接受採訪時表示,香港全球競爭力由去年的第三位降至今年的第四位,主要是由於香港社會日趨政治化,導致內耗不斷。本屆政府雖有心做事,但處處受到掣肘。
「社會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在應對人口的老齡化、社會的不盡和諧以及貧富懸殊等方面,香港表現並不優秀。」香港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客席講師黃元山說。
據了解,此項競爭力排名主要基於四個範疇:經濟表現、政府效率、商業效率及基建設施。香港的商業效率由第2位下跌至第3位,經濟表現則上升至第7位,但在政府效率分項內,「民生政策」及「政府決策」的排名都有大幅下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