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泰國80年19次軍變 皇室為何安然無恙?

[複製鏈接]

9622

主題

9699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7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iankang001 發表於 2014-5-24 16: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泰國政變:又一次「熱啟動」



如果說,國際社會尚有對5月22日泰國軍事政變本身及過程感到驚訝的,那麼泰國人早已見怪不怪了,這個東南亞國家80年來政變不斷,迄今已是第19次了。

當然,時代不同了,政變也在與時俱進,一些熟知掌故者稱,在上世紀60-80年代政變頻發時,每逢政變,電台電視台就會反覆播送愛國歌曲,隨後便是軍方聲明,一些播音員因此潛移默化,形成了「政變播音腔」,以至於國民聽見這種腔調,便知道政變發生。如今時過境遷,選舉成了天然正確的政治模式,政變頻率變得稀疏,上一次還是2006年底的事,當年諳熟「政變播音腔」的播音員們早已退休,愛國歌曲倒是照播不誤,宵禁也是照舊(全國範圍內,22時至次日凌晨5時宵禁),卻與時俱進地增加了「網路宵禁」的新內容。

就過程而言,的確有些讓人眼花繚亂:5月20日,泰國陸軍司令巴育將軍等宣布以「泰國軍事維穩中心」取代政府系統的「維穩中心」,正式接管泰國所有軍政權力,並實行戒嚴。5月22日,巴育在曼谷軍人俱樂部召集政治對立各派頭面人物開會,試圖促成和解、共識,結束為期7個月的漫長政治危機,結果對立雙方——親他信的「紅衫軍」和反他信派示威者均表示不能接受,巴育提前離開會場,隨即宣布政變開始。並短暫扣押與會代表。次日,泰國軍方勒令對立派系多名政治領袖,包括他信派的前總理頌猜、看守政府總理尼瓦探隆和對立派的前總理阿披實等向軍方報道,前總理英拉則下落不明。

之所以發生政變,正如許多分析家所指出的,是因為漫長的政治對立找不到妥協、了局的途徑,而社會已付不起沉重的代價:漫長的政治對立已造成至少28人死亡,泰國經濟命脈,包括旅遊業和海外投資,都出現大滑坡,紅衫軍所代表的外省貧民,和反他信派所代表的曼谷精英、南部膠農,形成了誰也奈何不了誰的「恐怖政治平衡」,無論協商或選舉,都難以打破這一平衡。在這種情況下,泰國人只能駕輕就熟地回到所謂「熱啟動模式」,即通過政變讓一切從頭開始。

政變后的泰國暫時中止了憲法,看守政府被解散,選舉產生的下議院被停止活動,行使政府職權的,是由巴育任主席、三軍司令和國家警察總長為副主席的「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這也同樣是歷次泰國政變的慣例。

泰國在近代政治演變中十分特殊:從未淪為殖民地;最初的近代化改革,是由王室推動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拉瑪五世);最初的改革派清一色的王室成員;成為君主立憲國家,靠的是軍人政變(1932年),而王室同樣是默許者。

由於當時的泰國對西方政治學一頭霧水,最早「睜眼看世界」的正是當時泰國唯一有機會接觸外來文明的國王和王族,而他們的改革,又必然從最關乎國家興亡的軍隊、軍官團開始,這就造成了泰國政治的一個傳統,即重大政治變革往往由國王主動發起,而軍方則成為「熱啟動鍵」,且政變從不將目標對準國王——通俗地說,軍方是泰國最堅定的保皇黨。

正因如此,看似「一碗水端平」的軍方,其實是有傾向性的。據消息人士稱,軍人俱樂部的會議上,軍方提出三點建議:解散臨時政府,成立新臨時政府,對立兩派立即停止示威。很顯然,這三點建議更有利於反他信派,因為臨時政府是親他信的為泰黨組成,而紅衫軍正醞釀發動大規模示威;政變發生后,儘管各派政治領袖都被軍方控制,但被「停擺」的卻只有民選的過渡政府和下院,非民選且充斥保皇派和反他信派的上院等機構則一切正常,儘管這是歷屆泰國軍事政變的慣例,但同樣離反他信派「暫停選舉,成立非選舉的『人民委員會』接管政府」主張更接近。只不過素貼等反他信派所主張的「非民選政府」,應該由他們這些非軍人反對派主持,而軍方則索性自己接了過來。

問題是,「熱啟動」能解決什麼?

如前所述,選舉如今已成為「天然正確」,就算軍方可以罔顧政治壓力,但長期的軍管,勢必進一步導致外資、外國遊客的恐慌和撤逃,令泰國經濟雪上加霜,正因如此,接下來的事態發展恐仍只能「一切照舊」:或軍方主動,或由年邁的國王出面,重新「一鍵切換」至下一次選舉模式——而這樣的選舉,多半還會回到「他信派一選就贏」、然後問題照舊的政治死循環中去。

關鍵並不在他信,而在於「外省人」已不再甘心在政治上保持沉默,只要泰國政治版圖依然「紅、黃」涇渭分明,不論怎麼「熱啟動」,都註定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8: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