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智能路由與傳統路由 誰才是你的菜?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4-5-20 08: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BSi中國·PChome | 作者: 何毅 | 責編: 何毅 2014-05-20 05:00:00

  15一鍵看全文

  一大波智能路由器來襲

  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碰撞的頻率似乎正在加快。在智能手機、智能電視兩個領域創下不小的聲勢后,家用路由器成為了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新目標。

  

  作為家庭網路樞紐,路由器一直扮演著簡單而重要的工作——讓PC、手機和平板電腦順利接入互聯網。在傳統路由器的時代里,價格、品牌、穿透性和覆蓋性、網路速率……這些內容是用戶選擇購買產品的關鍵要素。出來沒有人想過要用互聯網思維去改造這個小小的盒子,因為它本來就是互聯網的一份子。

  然後帶著野心和夢想,智能路由器來了。它們試圖說服每一個家庭互聯網的參與者:我們有更強大的硬體,更智能的功能,我們可以把更多的設備接入到網路里來……

  每一場浪潮都必然伴隨著泡沫。智能路由器能取得向智能手機那樣的成功嗎?還是說,這個市場距離智能化的道路依然遙遠?

  路由器產業概況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近年來路由器市場一直保持著增長趨勢。來自GFK的調研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路由器產品銷量1.1億台。這一數字在2014將增長20%,達到1.32億台。

  推動這一市場快速發展的主要力量包括:

  1、「寬頻中國」戰略的實施,快速推動了互聯網向中西部等地普及,網民數量進一步增長;

  2、伴隨移動互聯設備的快速提高,普通用戶對家用路由器提出了更大的需求,這部分市場迎來新一輪增長;

  3、從技術上來看,高無線傳輸速率、雙頻、智能路由等功能的普及,帶來新一輪換機潮,替換更新需求也因此增長。

  我們可以看出,目前推動路由器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依然在傳統領域。智能路由器市場於2013年起步,目前只有少數公司推出了相關產品,其中大部分仍以公開測試的形式進行市場推廣。由於產品仍處於試水階段,因此智能路由器尚未對路由器整體市場產生影響。

  從銷售渠道看,目前份額仍以線下為主,但線上銷售增長更為迅速。在線渠道市場將在2014年快速增長。京東、蘇寧等電商平台是目前路由器銷售的主要線上渠道。

  

  路由器銷售渠道分佈(圖表相關統計來自GfK)

  在價位上看,主流產品集中在中低價位,百元以下路由器銷量佔比超過80%。

  

  路由器價位分佈(圖表相關統計來自GfK)

  在功能上,無線傳輸速率300M成為市場主流,佔比達70%,而450M需求明顯,但產品普及受制於價格。

  此外,雙頻無線路由器也成為另一個發展趨勢。雖然目前市場上支持2.4GHz和5GHz的雙拼產品僅佔3%,但因為其有更強的抗干擾性、無線信號更穩定性等特點,正逐漸被消費者所接受。價格上,雙頻路由器的均價(350元)是單頻產品(80元)的4倍左右。

世人皆醉我獨醒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沙發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4-5-20 08:52 | 只看該作者
  智能路由與傳統路由差異

  1、產品功能差異:

  傳統路由器:在基礎功能上不斷增強,主要目標是為用戶提供更好更快的網路連接。雖然功能簡單,但在速度、信號、穿牆能力、安全等與用戶最為貼近的部分,有著長期的技術積累優勢。不過,傳統路由器在用戶操作界面設計上比較僵化,不利於普通用戶進行初次配置調試。

  智能路由器:一般會有獨立的操作系統,可由用戶自行安裝各種應用、靈活管控網路,針對聯網設備進行智能化管理。由於有操作系統的引入,可以通過插件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更為智能化的體驗。但由於大部分產品處於公測階段,對於產品功能和性能是否足夠貼近用戶,使用壽命、相關應用的開發等重要環節,目前尚存疑問。

  2、商業模式差異

  傳統路由器:以TP-Link為代表的傳統廠商目前佔據了家用路由器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並且同步面向企業級市場推出產品。

  

  傳統無線路由器

  在主要的消費者市場里,傳統廠商大多並不直接面對消費者,而是通過第三方渠道進行銷售。即使增加了電商渠道,傳統廠商也會更多選擇通過京東淘寶等第三方平台,很少自建直銷系統。由於在線上和線下渠道滲透足夠廣泛,傳統路由器廠商通常不會親自承擔對消費者的售後服務過程。

  傳統路由器廠商常常在同一周期裡面向市場推出多種型號的產品,以貨架陳列+導購的方式來銷售——這樣做的好處是儘可能地自己的產品覆蓋到消費者的視線,很多產品之間的差異化並不明顯。

  智能路由器:因為互聯網廠商的進入,使得互聯網的思維和經營模式滲入路由器市場。產品的盈利的模式從單一的硬體銷售變成了多種盈利方式的組合。

  

  迅雷水晶版智能路由器

  硬體之外,智能路由器的獲利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從用戶通過路由器下載付費App,或者嚮應用內附加功能支付費用,這與智能手機十分類似;第二,為內容商提供預裝或廣告推送等合作方式,獲得利潤。

  目前推出智能路由器的廠商主要有極路由、小米、360和樂視等。其產品大多為一年一款,針對產品硬體配置、軟體功能和服務,進行重點宣傳。

  部分智能路由器廠商也會面向業界強調其產品成為家庭網路中樞的可能,希望獲得更多家電等廠商的合作支持。但由於整個市場尚處於新興階段,願意試水嘗鮮的家電廠商並不多。

  智能路由能否顛覆傳統市場

  有了智能手機的巨大成功在前,用「智能化」去顛覆傳統行業就成了很多人心中的一條黃金之路。智能路由器的誕生也是如此。

  從目前智能路由器的表現和走向判斷,其對傳統路由器市場的衝擊,短期內更多體現在功能和價格上——傳統路由器會在智能產品的宣傳刺激下做出改變,但談到整個市場的顛覆還為時尚早。

  

  極路由智能路由器

  在硬體方面,智能路由器所提倡的高配置,可能會給這個「傳統了很久」的行業帶來刺激,並引發整個行業的硬體升級。但由於傳統路由器廠商在硬體製造和供應鏈渠道上具備優勢,因此硬體領域的PK,對傳統路由廠商更可能是一種利好。

  在軟體方面,智能路由器所引入的操作系統概念,將是整個市場的一大變數。在這一領域傳統路由器廠商缺乏競爭優勢,但用戶對智能系統的需要到底有多大,整個生態環境的成熟度如何,都將成為影響智能化在路由器領域普及的關鍵。這也是智能路由器最可能殺出一片天空的關鍵點。

  

  傳統路由器繁瑣的設置

  在價格方面,錯位競爭帶來的性價比,很可能由不同的用戶群體所接受。智能路由器在高配置的同時,因為在商業模式上的多樣化,和高端傳統路由器相比,具有較好的性價比,有可能在高端用戶和發燒友中獲得市場認可。而傳統路由器最大的市場依然在80元左右的低端領域,這部分用戶對智能化不敏感,依然是傳統路由器廠商的主要「糧倉」。

  但智能路由器要獲得更大市場成功,目前看依然存在較多短板:

  第一,智能路由器的優勢在於內置的軟體應用,而這是傳統路由器所缺乏的。但目前整個生態系統並不成熟,生活中與之配套的產品尚未發展起來,「智能化」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構想中。由於配套產品無法快速普及,智能路由器的一些功能也被限制。

  第二,由於智能路由器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所以各個廠商所用的標準並不相同,且各家廠商都希望能夠引導產品標準的制定,導致行業目前仍處於無序的發展狀態。由於互聯網廠大多是平台化思維,因此對於標準制定比普通硬體廠商更加重視,短期內難以看到有達成一致的可能。

  第三,產品多為代工生產,質量難以保證。目前互聯網公司推出的智能路由器產品,硬體上多以代工為主,甚至產品方案也是由第三方設計公司完成。這種生產模式對於產品質量的把控和更多細節想法實現,造成了很大障礙。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3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4-5-20 08:53 | 只看該作者
  智能路由會成為客廳樞紐嗎

  谷歌對Nest的收購讓不少路由器廠商看到了新的發展方向——成為家庭互聯網中心。這一大概念的包裝,對產品的商業價值有很好的幫助。

  目前,佔據路由器市場主導地位的傳統廠商,對自身定位更多停留在產品硬體層面,雖然也有部分廠商做了雲平台等方面的嘗試,但在軟體和系統等方面並不夠完善。

  

  智能家居的構成關鍵

  智能路由器希望以此打開市場缺口,甚至一些二線傳統路由器廠商也開始與互聯網公司合作,試圖藉助互聯網公司的品牌和網路能力,打造差異化,擴大產品影響力。

  但對智能路由器來說,成為互聯網家庭中心仍有很大難度:

  第一,標準難以統一是硬傷。在家庭智能網路中,通信標準和軟體平台的協作非常重要。目前智能路由器尚無力統籌整個家電市場,說服這些行業巨頭們參與到自己的生態圈,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第二,國內智能家居生態仍不成熟。家庭智能設備和使用環境仍在起步階段,智能家居的產業基礎、市場認知薄弱,用戶的使用習慣和需求仍待培養;

  第三,路由器的產品屬性天然缺乏足夠的互動性。由於沒有屏幕,距離用戶操作距離較遠,智能路由器的諸多功能,依然需要依託其他設備的屏幕來實現。這就為其成為用戶家庭智能中心帶來挑戰。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8: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