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官僚化侵蝕大學教育 「洋高考」來襲優秀生流失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4-5-13 09: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03月07日 09:50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李國

正當高三學生為了高考進行最後不到100天衝刺的時候,重慶外國語學校第一屆AP班的同學們等來了他們的第一批境外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這個班一共55人,總共收到了108封國外大學錄取通知書。一時間,這個「學霸班」名聲鵲起,引起人們的熱議。

和這個班的准留學生情況相似的還有不少學生,他們都在去年參加了SAT(美國高考)等「洋高考」,向多所海外大學遞交了入學申請,進入新學期以來,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開始陸續收到海外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高考考生報名人數連年降低,除了應屆學生數減少的因素之外,也與越來越多的學生將目光投向海外,參加「洋高考」有關。以往在本科階段出國留學的,大多都是為了逃避國內高考競爭的成績不佳者,目前越來越多的優秀生也加入出國隊伍。優秀學生出國趨勢愈演愈烈,這一「用腳投票」之舉顯示了他們對傳統應試教育以及大學培養模式的不滿,也引發許多教育界人士對我國高校競爭力的擔憂。

一個班級出國留學的樣本

據重慶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孔靜介紹,目前,重慶外國語學校第一屆AP班的同學們平均每人收到接近兩封國外大學錄取通知書。這還不是全部,今年3、4月份,這個班還將收到另一批錄取通知書。這就意味著,孩子們可以選擇最理想的國外名校深造。

AP(Advanced Placement)是美國大學先修課程,由常青藤大學發起成立的美國大學理事會開發。目前,全球57個國家近5000所大學都將AP考試成績作為甄選學生的重要指標之一,美國常青藤大學更是將AP成績作為選擇優秀學生的重要依據。

孔靜告訴記者,這個班課程按照美國常青藤名校對學生的要求設計,外教課程會達到每周10節以上,融入人格塑造,價值觀培養,職業規劃課程和豐富的課餘活動以及暑期活動等內容。

目前,AP班的同學們收到的錄取通知書中,大部分來自美國的綜合大學、文理學院,一部分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香港。進入全球文理學院或綜合大學排名前20的同學有4名,前30的有7名。

3月3日下午,記者來到這個幾乎所有同學都已經成為準留學生的班級。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分數高低和學校好壞並不完全成正比。

校長張裕雲告訴記者,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高校,會先設置一個參考分數,比這個分數高或低幾分的同學都有可能拿到錄取通知書,學校更關注學生是否有自己的特質,能否為學校帶來新鮮的血液,在新鮮血液與學校現有環境進行碰撞后,是否能有創新等。

據悉,在高中三年,同學們除了學習之外,還會花很多時間在實習、做公益活動、策劃社會活動等方面。孔靜告訴記者,境外大學的錄取分數都只是一個參考,在這個分數線上下的學生中,高校招生更在乎學生分數之外的能力。不是成績越好,學校越好,也不是考得不好,學校就不好。學校在錄取的時候會參考學生從小到大的很多經歷和學習成果。

優秀生出國熱改變本科留學結構

近幾年,本科出國留學的學生結構悄然發生變化:以前高中畢業出國的大多是「逃避一族」——學習成績不佳,無法進入國內名校甚至上本科錄取線困難者,他們出國的目的是逃避國內競爭,而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優秀生也加入出國隊伍,生源結構呈現正態化發展。

記者翻閱AP班學生的成績,發現同學們總體成績優異,是名副其實的「學霸」,他們的SAT(相當於美國高考)平均分為1950分,最高分為2340(總分2400分)。托福平均分為95分,最高分113分(總分120分)。

教育部公布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有近100萬名學生未參加高考,而2013年赴美留學的人數已經高達23萬。重慶一些高中的國際班辦得風生水起,培養了不少像AP班的高分留學生,重點高中高三年級高分學生選擇就讀國外本科的人數也逐年增加。而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這種趨勢更為明顯。據媒體報道,上海的高中四大名校中,出國的優秀生的比例已約達10%~20%,比較高的甚至已達到30%~40%。

為了吸引中國優秀學生,一些歐美名校加強了在國內的招生宣傳,並提供相當豐厚的獎學金。

美國人在這場瓜分中國留學生的「大戰」中先聲奪人,重要原因是其靈活的高考方式,SAT不但每年都舉辦多場考試,而且每場考試都向全世界學子開放,這無疑給外國學生考入美國名校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優秀學生出國趨勢愈演愈烈,引發許多教育界人士擔憂。中央教科所研究員儲朝暉曾對媒體說,現在每年出國留學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977年恢復高考時的全國高等教育招生總數,「現在進大學的學生早就不像過去那麼優秀了」。他認為長此以往,隨著優質生源的流失,國內高校將會在世界高等教育競爭中繼續淪落。

優秀學生出國熱讓高校感到了壓力。重慶大學一位領導對記者感慨,現在競爭尖子生,已不再是國內高校的競爭,還要與海外高校「掰手腕」。

「洋高考」令我國高校面臨挑戰

據重慶市留學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2014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仍將以15%~20%的速度增長,並有望再次刷新歷史紀錄,「重慶的留學趨勢也與全國的上升曲線相吻合,預計今年也將刷新紀錄」。

近年來出國上本科的中國學生家庭背景更為多元。中產階層已成為出國大軍的主力。隨著普通家庭支付能力提高,二三線城市成為中國留學市場的新主力。

記者採訪了多名選擇「洋高考」的學生、家長,國內學習壓力大、國內本科教育質量欠佳、國外教育方式深得人心、名校「海歸」就業形勢好等,成為他們普遍認同的觀點。


目前,我國採用「統一高考,集中錄取」的高招制度,一名學生只能拿到一張錄取通知書,而被大學錄取之後,學生的學籍也就與大學綁定,轉專業都難,更難轉學。因此大學關心的就是招生環節,把學生招到手之後,能給這些學生怎樣的教育卻很少關注。我國高校普遍存在「重選拔、輕培養」的傾向,這與西方高校「寬進嚴出」的做法恰恰相反。此外,行政化、官僚化已經嚴重侵蝕了我國的大學教育,嚴重拖了大學教育的「後腿」。

優秀學生本科出國熱,從一方面講,顯示了人們的視野更為開闊,選擇日趨多樣化,不過,更顯示出當下不少人對我國高等教育缺乏信心,我國高校應該感到壓力,需要切實提高教育質量以提升自身吸引力。

有學者認為,優秀學生出國潮從某些方面來講是件「好事」,它將在一定程度上逼著國內高校的改革必須「動真格」。記者 李國 實習生 劉婧姝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5: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