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嘉誠:香港是寵壞的孩子 再有五六年就完了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香港對商人的社會情緒變遷並不惟一。正如香港政府一名前高官對記者所說,民粹情緒抬頭是全球現象,對貧富差距不滿表達的方式也日趨激烈,香港也不例外。成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是因為經濟出了問題。

  香港經濟與十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過去,香港領著內地走,現在要背靠內地,對中央「禮包」的貪戀漸有沉迷

  不論港資在內地的競爭力,還是香港的國際競爭力,均不復當年之勇。以GDP而論,香港在「亞洲四小龍」地位已敬陪末坐。

  1997年,香港和新加坡的GDP差不多。今天,新加坡的GDP高於香港最少三分之一。

  正如曾任香港證監會中國顧問的財新專欄作家葉翔所說,近年香港社會反富豪和排斥內地的聲音漸強,核心原因在於香港與內地關係日益密切,但各階層從中獲益程度相差極大,貧富分化進一步拉開,中下層的生活水平反而有所下降。

  「過去香港的發展是建立在內地的不發展、不開放的基礎上。但現在情況大不同了。」一名熟悉內地和香港政府圈的人士指出。

  無資源無縱深,香港從來不缺危機感。30年來,香港對新加坡、台灣、內地城市等的競爭,都有危機感,惜乎這種危機感沒有化成對經濟社會改善的動力,反而變成衝擊性的力量,且不斷升級,對政府不滿,對財富階層不滿。

  處身樓頂的李嘉誠,看法與此相近而有不同,警惕成分更多一些:「新加坡是先天不足,香港則是寵壞了的孩子香港近來民粹主義升騰,照這樣下去,用不了五六年就會面目全非。」

  有一點是無爭議的共識:香港最重要的還是發展經濟。正如一名香港政府前高官指出,綱舉目張,香港的綱要,是在內地持續開放下可以立足且有貢獻,「香港不要做負債」。

  意識到香港難局的,並非只是政商界人士,香港「不得不求變」已成社會主流意識。問題是朝何處變?

  今年春節前,一部名為《遇上1941的女孩》的音樂劇在港頗受歡迎。

  故事講述大學生亞平面對2014年深感氣餒、迷惘,機緣巧合之下,他回到了1941年的香港,邂逅了飽受困難仍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亞彩以及身處戰亂卻自強不息的一群香港人。他的一生因此改變。

  回歸香港的基本價值觀,重溫自強不息人人都有機會的那個時代,是香港人的共同記憶,既在舞台激起共鳴,在街市引發迴響,同樣也是那個時代最大受益者李嘉誠本人為香港未來所開出的藥方。

  「我也當過窮人,很明白天天要擔憂生活的感受,滋生民粹乃是人之常情,但社會的重點是如何解決問題,而不要停滯在憤怒情緒的階段。」李嘉誠說,貧富差距擴大對任何政府來說,都是大困擾,但切忌「情緒政策化」。

  李嘉誠本人鼎力慈善,視李嘉誠基金會為大兒子李澤鉅、小兒子李澤楷之外的第三個兒子,共享李家財勢,但他並不認同由政府主導的福利模式。他的主張,一是回到過去,回歸香港的自由市場立身之本,二是面向未來,前進到創新驅動的經濟與社會。

  採訪中,李嘉誠拿出一塊花花綠綠的電路板,左折幾下,右折幾下,變成一隻燈泡。「改變世界,就如此燈般簡單。」

  「這是他的本周最愛。」周凱旋女士在旁說。這燈泡出自李嘉誠前不久投資的Nanoleaf技術,「這是一個納米LED燈泡,可以取代傳統燈泡和一般LED燈泡,是多倫多大學兩個年輕人的發明。」

  每周都會有一批有可能帶來巨大改變的小玩意兒送到長江中心70層,包圍李嘉誠的很大一部分生活。李對他們顯然有著由衷的興趣。介紹Nanoleaf電燈泡的功用時,他的神態熱切有如傳教。他讓人把當場疊好的燈泡通電,到採訪結束時,特地讓記者過去手摸燈泡。果然,燈泡只是發熱,並不燙手,足見能耗之低。

  李嘉誠的名義財富有時被香港其他富豪暫時超越,但對香港和港人的影響力,並無對手。

  他有「超人」之稱,過去幾十年幾個最大的機會,他場場不落:香港地產,全球化投資,中國內地爆髮式增長。

  而下一個機遇,李嘉誠說,在創新與新技術革命;而香港要鼓勵科技創新,則必須增加教育和培訓投入,這才是解決問題之源。

  「人是非常難以滿足的動物;增加競爭力才是根本。」他說。

  這看法本身並不新奇,有此見解的人已如恆河沙數,但李嘉誠一面固守最穩建行業如城市基建、公用事業,一面實實在在地浸淫於新技術最前沿,如同80多歲老人與20多歲年輕人共處一身。讚歎之餘,不得不承認這也是一種難得的奢侈。

  「20多年前,當你來到香港,也許人人都會期冀經過自己的努力,有一天會變成李嘉誠,這也是香港社會的核心精神所在;然而當下,沒有人認為自己有機會能成為李嘉誠。」一名香港最大英文媒體的掌門人說。

  接受財新專訪時,李嘉誠言詞諄諄。香港的驕子,香港過往成功的最具象符號,今時市井間所指「地產霸權」的盟主,85歲的李嘉誠為香港的未來指路,以白髮人之身談創新,這一歷史性的弔詭,意味深長。

  是的,香港不能只有一個李嘉誠。

4

主題

1249

帖子

256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倒騰醬油的小販

Rank: 4

積分
2564
沙發
城市達人 發表於 2014-5-11 00:36 | 只看該作者
香港的成功依靠之一是創新!現在,面對大陸的開放崛起,要想繼續發展還是要繼續創新。
胡吃胡喝,不能胡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8

主題

1282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3
明媚水滴 發表於 2014-5-19 14:11 | 只看該作者
長期發展還是要合作共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9: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