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環球時報:南京舉辦亞運會,民眾的支持率相當高

[複製鏈接]

1417

主題

64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8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14-5-10 21: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環球時報:南京舉辦亞運會,民眾的支持率相當高


 社評:南京如接辦亞運會未必就是壞事
  在8日舉行的南京青奧會倒計時100天新聞發布會上,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就越南放棄舉辦2019年亞運會的消息接話說,南京青奧會的場館等已準備就緒,「如果說有需要的話,(亞運會)這個事南京願意接。」楊衛澤的話傳到網際網路上,激起一邊倒的反對聲。南京市連夜澄清,表示楊的意思是南京有條件接辦亞運會,並不是說一定要這樣做。但反對聲和嘲弄聲9日繼續在媒體和網際網路上發酵。

  從程序上說,楊衛澤如果要正式代表南京市表態,肯定應徵詢南京市人大、上級政府等多方面的意見。作為城市實際上的主官,是否可以在記者提問時做這種比較隨意的回答,是值得商榷的。由於輿論普遍有官員不徵詢民意就「自作主張」的印象,今後官員說話還是謹慎為好。官員們應當確立很強烈的意識:民眾對他們的授權並非是無限的。

  至於網際網路上一邊倒反對南京接辦亞運會,我們應從這當中看到什麼呢?

  首先這是公眾已經厭倦面子工程這種普遍情緒的折射,也是中國社會對舉辦大型體育賽事不再新奇、興奮的反映。回想1993年和2001年,北京兩次申辦奧運會一敗一勝,那時的舉國傷心和舉國歡慶場面,今後可能再也不會出現了。對於再舉辦任何大型國際活動,中國社會都將扒拉算盤,看看收益是否大於我們的付出。


  第二,公眾對大型賽事不再新奇,但肯定不像網際網路上表現得那麼厭惡。這兩天網上輿論的聲討,夾帶了很多其他情緒,而且這些聲討來自開放的全網際網路,而不是南京市及江蘇省公眾意見的集中反映。北京及張家口申辦冬奧會的消息也第一時間遭到網上輿論的攻擊,但在這兩個城市及全國的抽樣調查顯示,民眾的實際支持率相當高。

  中國社會現在缺少對公眾態度的可信調查及結果發布,這使得網際網路在「代表民意」方面一枝獨秀。而在很多時候,網際網路上響亮的民粹主義意見同社會主流意見有很大距離。

  必須指出,體育賽事同面子工程不能畫等號。它可以講究排場,也可以辦得實用、恰到好處。從世界範圍看,大型體育賽事,特別是奧運會、世界盃等仍廣受歡迎,角逐申辦它們的國家和城市很多,這說明只要操作得當,大型國際賽事對國家及城市繁榮的正面作用總體上大於對承辦地的拖累。

  中國過去辦體育賽事的確對場面較為注重,但我們不能站在今天的認識水平上去斷然否定自己的當初。中國社會的自信是一點點累積的,沒有過去經歷的一切,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視野和胸懷。1993年西方媒體拍攝下北京人坐在自行車旁邊哭泣的照片,2001年北京歡騰的景象傳遍世界。我們完全用不著為自己當年的真誠表情羞愧。

  今天我們似乎終於把大型賽事看淡了,但看淡決不意味著厭惡、排斥它們。恰恰相反,「逢奧運必反」者反而是沒跳出傳統思維的人,他們用「反舉辦」的重要性代替了「舉辦」的重要性,他們仍做不到平心靜氣評估舉辦大型賽事的得失。

  有一點需要提及,越南經濟發展水平不如中國的普通差省,而江蘇是中國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南京與棄辦亞運的河內市在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都不可同日而語。

  總之我們應當反對奢華辦大型賽事,追求它們對促進社會綜合發展的實效。我們還應倡導各地政府做這種決定之前多聽民聲,做到程序的合法、民主。中國已有多個城市舉辦過大型賽事,再辦的花費不會太高,對這當中的利益計算應當實事求是,而不能讓民粹主義大棒說了算。
笑對雲捲雲舒,淡看潮起潮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4: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