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改變也許能產生大影響 一個美國人對中國的三個建議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還有兩周就是我的50歲生日,因此我想提前送自己一個禮物,許幾個願望,如果可能的話,我想改變中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當1986年我第一次到中國時,我從沒想過28年後的某一天我會在這裡度過我的50歲生日。

  如果紐約和倫敦等大城市沒有這些安檢設備也可生存的話,那麼北京和上海也能夠。

  今日的中國與我第一次來時完全不同。但我的生日願望清單不會談過去20多年的所有變化,只會提一些能夠改善大家生活的小想法。

  西方有個童話故事,一個小男孩找到神燈后可以許三個願望。那麼我想在這裡許三個願望,先從清單上最低的願望開始,再到最高的願望。我不會許太大的願望,比如世界和平或腐敗終結,因為這樣的事情對這個場合來說太嚴肅了。相反,我將關注一些小細節,一個小的改變能夠產生重大影響,讓日常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介紹完這些,下面是我的三個願望。

  第三個願望是,當顧客進入或離開商店和餐館時,員工不再大聲說「歡迎」。

  這種請求聽起來可能有點古怪,但別忘記這是我清單中的最後一個願望。大多數人將明白,我說的是,當每個人進入或離開一家普通商店時,立刻會聽到惱人的聲音「歡迎光臨」或「謝謝光臨」。

  我不知道這種習慣從何而來,不過我猜測它發源於日本,並通過台灣傳到中國大陸。日本尤其以櫻桃小丸子出名,年輕女孩通常站在商店入口,全天僅僅是問候顧客。

  我已經感到日本和台灣的這個習慣令人討厭,因為它太表面現象。但許多大陸商店將這一實踐推向新的偽善高度。經常能感覺到,這些商店的工作人員是沖著你大聲問候,而不是真正地想歡迎你,用這種有悖常理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熱情和友好。

  一個朋友最近告訴我,當他進入一家商店時,他會忽視這些人和他們激進的問候。我試圖這樣做,但我其實更喜歡人們完全放棄這種行為。相反,我更喜歡西方的習慣,當人們進入或離開一家商店時,一個人在門口簡單而輕聲地說「你好」或「再見」。

  第二個願望是,當交通燈變紅時,禁止右轉。

  這一請求聽起來很簡單,但這一規則會讓中國的街道成為更加令人愉快的地方。香港和台灣已經採用這一規則了,比起中國大陸,它們街道上的行人和車輛更加文明。

  我在美國的成長記憶中,允許紅燈時右轉可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作為提高交通效率的一部分。在此之前,紅燈時右轉在大多數地方都是違法的。

  美國更廣泛的規則是,任何時候當紅燈亮時,所有車輛必須完全停止。之後如果司機想右轉,他必須先確保完全清楚十字路口的交通和行人狀況。如果路上沒有汽車或行人,司機才能夠在紅燈時右轉。

  當然在中國的每個人都清楚,當地司機紅燈右轉時,不會注意行人或其他車輛。結果是當交通燈變綠時,行人不得不爭搶著快行過馬路,而且紅燈時右轉的車輛通常造成擁堵,因為這些紅燈時右轉的車輛與另一個方向綠燈同行的其他車輛搶行。

  紅燈可右轉的規則適用於美國等國家,這些國家的人口密度相對較低,而且司機對其他司機和行人有更多的尊重。但它的確不適合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等人口密度大的地方。

  第一個願望,取消地鐵站的安檢

  我知道一些人可能對我最大的願望感到困惑,因為它只適用於北京和上海,這兩個城市也是中國最大的兩個國際化城市。我已對我的一些朋友進行過非正式調查,他們來自中國其他大城市,而且還沒發現在他們所在城市的地鐵系統里需要接受類似的安檢。

  對不熟悉這一問題的人而言,我說的是上海和北京要求每個進入地鐵站的人,必須先將其包通過檢測設備。這個過程類似於所有機場的安檢,我到其他國家的城市還沒遇到類似的規定。

  我坦承我的這個願望有點自私,因為我常坐地鐵而且通常帶一個背包,意味著我每次不得不停下來等待並接受安檢,以確保我的臟運動服是安全的。但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我認為這些安檢設備代表當今中國社會存在許多不安定因素。

  在更廣泛層面上,這反應和強調了許多普通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事實上,這些安檢設備正向普通民眾傳遞出一個信息,政府不相信民眾能正確利用地鐵系統。

  這些安檢設備也是滋生衝突的溫床,因為許多人忽視它們,並最終陷入爭端或甚至與檢查人員打架。檢查對每個人而言都是極大的不便,尤其在高峰期導致額外的擁堵。

  這也向外地遊客傳遞出負面信息,使得一些人想他們是否面臨迫在眉睫的恐怖襲擊的危險。這不應該是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傳達給遊客的信息,尤其是它們作為中國面向國內和國際遊客的兩個最大的窗口。

  我知道一些領導人認為,這些安檢設備是一個重要的方法,不讓危險物甚至恐怖分子進入其城市的重要公共交通網路。但如果紐約和倫敦等大城市沒有這些安檢設備也可生存的話,那麼北京和上海也能夠。坦誠地說,我對這些願望能夠在近期實現並不抱樂觀態度。但至少我可以期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5: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