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快報記者 華靜言
巴西世界盃臨近,日前,央視《東方時空》欄目播出了「世界盃倒計時特別報道:走進『上帝之城』」的系列節目。其中,「記者深入探訪巴西毒品交易」一段中, 面對荷槍實彈進行交易的巴西毒販,央視記者以「入菜市場挑白菜」一樣的淡定態度和「介紹舌尖上美食」一般輕巧的語氣,完成了毒品從加工到銷售的過程採訪。這段採訪視頻在微博上引起網友驚奇圍觀,「姿勢水平真高,這都敢去」,「這個基層走得凶……」
這個採訪有多高大上——
用「入菜市場」的態度深入毒窟
跟毒販聊生活聊理想聊槍支型號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引髮網友熱議的央視報道。
「五一」期間,央視的《東方時空》播出了一組世界盃倒計時特別報道:走進「上帝之城」。報道中,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了巴西的貧民窟,包括「人人都聽說但很少被報道」的販毒。
據介紹,巴西販毒集團首領在考慮了幾個月後,同意了央視記者深入貧民窟毒販內部進行拍攝,這才有了「記者探訪巴西毒品交易,毒販持槍全副武裝」的報道。視頻中,年輕的央視記者穿著平常的藍色T恤出現在鏡頭中,帶領大家走進平常難以目睹的制毒、販毒現場。
鏡頭中,槍支隨處可見,毒販們跟記者比起來大多身強體壯。但整個報道中,記者都用一種輕盈的語氣,向大家描述「大概經過了十個有重機槍防守的關卡」,「每包一勺,每勺兩克」的毒品裝袋,「工作中不能喝酒」的特別要求。
介紹了「毒販們想要展示的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鏡頭又帶大家一睹毒品交易現場。在交易場,記者穿梭在手持各種型號槍支的毒販中,就像在菜市場問價一樣地跟毒販子搭話,展示供買賣的毒品。最後,這位記者還跟一位身上掛著兩把槍的年輕毒販「嘮起了嗑」,聊槍支型號、聊理想、聊生活。
七 嘴 八 舌
「採訪毒販跟農業頻道介紹史丹利似的」
「採訪毒販跟農業頻道介紹史丹利似的」,「這種情節我只在電影才有見過」,「記者小哥你這麼牛你家裡人知道嗎?」在對巴西毒販的採訪中,記者的淡定、毒販的真實,在微博中引無數網友的「爭點贊」。
普通人看到槍,估計就不太淡定了;看到到處都是槍,估計就凌亂了;再加上到處都是持槍的毒販,網友覺得「坐在電腦前看了之後,心中都為之有一股隱隱的不安」。「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面對這個場景,都會有掉頭就跑的衝動。」
而記者的表現「就跟隔壁三哥嘮嗑似的,這樣的氣定神閑,有大將風範」。網友「@吱吱蘸海鮮醬油吃煎蛋」形容說:「問你這槍是幹嘛的,就像在問這菜要怎麼做著吃;說你這是什麼槍,就像在說這是什麼品種的芒果。真的淡定到不能再佩服!」網友「@三隻金鐘仁」心有餘悸地建議:「一直在擔心記者和拍攝人員。你們有家人么,有娃么,沒娃生個娃再去吧,看著太嚇人了。」
採訪的內容也讓網友感慨,認為這是央視的水準之作,做到了「向國人展示一個不一樣的外面的世界,一個真實的世界」。其中「活在當下,不去思考未來」——小時候夢想當消防員卻最終走上販毒道路的毒販的真實之言,讓網友感覺「很辛酸」,卻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我們或多或少地帶著偏見去看,其實存在就合理,只是現實問題罷了」。
幕 后
「不怕死」記者劉驍騫走紅:
「我在巴西的所有報道可能都無法超越這一個」
這組採訪,讓央視駐巴西站記者劉驍騫一夜成名。很多網友在看完報道后,特意上微博找這位記者,然後「果斷關注」。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傳播系副教授「@記錄者劉堅」看過「毒販報道」后在微博中盛讚,「這是我看過的CCTV駐外記者做的最有深度、採訪難度最大的調查報道,看到了我們駐外記者的勇氣和實力。」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台新聞部官方微博「@中傳新聞」非常自豪表示「這是我們學校的學生」!
據網友透露,劉驍騫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葡萄牙語專業,拿到了葡萄牙語高級證書,最終卻沒走專業路線,而是做了一線記者。此次報道,讓他得到母校和師長雙重肯定和讚揚。
劉驍騫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中說,「在完成所有拍攝的那一刻,我意識到不管是之前,還是以後,我在巴西的所有報道中可能都無法超越這一個,它最大程度地彙集了所有看得見的支持和看不見的佑護。我們拍攝了里約熱內盧形形色色的貧民窟,抵達了能夠抵達的最深處,試圖展示一個最真實的,同時也不為外界所知的貧民窟。我把這個片子獻給巴西。」「讓里約自己說話。」
鏈接
劉驍騫微博里的巴西
2014年4月22日:22日凌晨,聖保羅州超30輛公交車被點燃。21日當地一名毒販被殺,警方認為是販毒集團報復。
2014年1月29日:人生四年就像一場夢,好在有世界盃幫我割出段落,一想做記者也超過四年了,像是當年在南非訪問貝貝托簡直青澀得不敢看,但也就是這麼一路走來的呀,這個特別報道我記得還拿了騰訊的一個總編輯獎,是我那時最大的一個鼓勵。
2013年6月27日:國際禁毒日是我每年必做的題目,2012年我到拉美銀三角拍攝跨國毒品走私。之後我一直在想2013年的國際禁毒日要拍些什麼。最終我把鏡頭對準毒品消費市場, 也就是我們的城市, 而坐在我對面的是一名非常特殊的採訪對象。東方時空6月26日國際禁毒日特別報道《與貧民窟毒販面對面》。
2013年3月9日:也許幾十年後, 我對巴西旅途的所有記憶, 會濃縮成Sundown防晒霜的味道, 在貧民窟的山坡, 在亞馬遜的木船和旱地的民宅陽台, 我的攝像們毫不吝嗇地把厚厚的防晒霜塗滿手臂。
2012年12月24日:根據最新的統計結果, 2012年巴西境內共有11個新聞記者慘遭殺害, 在全球記者工作環境最危險國家中排名第四, 僅次於敘利亞、索馬利亞和巴基斯坦。2012年全球記者遇難人數共139名, 共29個國家, 比2011年高出30%。
2010年9月5日:昨天上了一個早班加晚班,再來一個熱感,簡直處於暈倒邊緣,於是今天一覺睡到下午一點,迷迷糊糊接到一個電話,說台里決定派我去拉美中心站,我還以為是做夢,那個人繼續說請準備某某材料辦理公務護照,我才猛地清醒過來,原來是真的。感謝宇宙間所有神靈的相助,拉美中心站我來了!!!
跟帖精選
@開始新生活的小浮雲:毒品製作工廠簡直就是中國生產皮鞋酸奶的黑作坊嘛,太佩服記者和攝像師的勇氣和敬業了,絕對的年度最佳走基層新聞。
@馬裡奧派對: 很震撼,給央視點個贊!……搶劫、殺人、販毒、少年幫派、警匪一家……出生於此的孩子們唯有依靠信仰、愛情、音樂、教育 足球等才有可能「飛躍貧民窟」,但在那之前,你得確保自己活著。
@秋冬桑:CCTV的走基層節目越辦越好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