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奧巴馬今年為何如此積極摻合釣魚島?

[複製鏈接]

9622

主題

9699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7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iankang001 發表於 2014-5-1 10: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 / 木春山

  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在展開他的亞洲之旅。他在第一站日本首次明確表達了《日美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換句話說,美軍存在介入釣魚島爭端的可能。聯想到幾周前,他在歐洲出席核安全峰會上與習近平談笑風生;更早些時候他的夫人米歇爾訪華受到中國熱情接待,於是不少中國人對奧巴馬憤怒了,斥其是「兩面派」。其實光憤怒是不夠的,還應該了解奧巴馬這麼做的目的幾何?

  日本年輕學者加藤嘉一曾在幾天前和我談到了奧巴馬「力挺」日本的話題。他認為,奧巴馬之所以明確表達「協防日本」,是避免中日或者中美髮生不可控的風險。

  按照加藤的說法,此前美國在涉及到主權領土爭端所謂「不選邊站」的立場其實容易造成戰略模糊。而戰略模糊會讓涉及到領土爭端的雙方各自進行有利於己方的解釋。一旦發生不測事件,雙方都可能會引用這種解釋來指責美國。美國屆時將成為名副其實的眾矢之的,將極大損害美國的利益。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奧巴馬 「乾脆把話挑明」,等於給中國劃了一道紅線,避免誤判。

  簡而言之,加藤從日本人的角度做出這樣的解釋,是想說明奧巴馬此言其實還是出於「控風險」的考慮。這種說法實際上也能從美國方面獲得一些「支持」。知名國際戰略學者、也是美國前國防部高官的約瑟夫·奈就持有這種「去模糊化」的觀點。他認為,如果在某種特定情況下,美國登陸釣魚島受到中國指責,而美國的回答要是模稜兩可的話,將增加直接軍事衝突的風險。

  那麼除了美日所宣傳的「控風險」之外,奧巴馬如此高調「挺日」,還有沒有其他目的?當然有。在我看來,奧巴馬的表態其實並不代表美國政府釣魚島政策有了明顯改變。不過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作出特定的事情,就具有特定的意義,那就是:使日本安心、給小弟打氣,讓中國承壓。

  之所以說奧巴馬錶態並不代表美國政策有變,是因為在美國看來,並沒有在領土爭端問題上「選邊站」。因為《日美安保條約》所規定的適用範圍是在所謂「日本施政的範圍內」,也就是說,是在日本管轄權所及之處,並不涉及到主權爭議。

  儘管一年多來,中國的海巡船不斷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巡航,極大地震懾了日本,並且有效突破了日本單方面對釣魚島的管理權。但整體而言,釣魚島目前依然被日本實際控制。正是基於這一「現實」,奧巴馬才作出符合《日美安保條約》指向的明確表態。

  就在奧巴馬訪問日本之際,東京都知事舛添要一正在訪華。我26日參加了他的媒體吹風會。舛添在回答有關日美同盟話題時直言:奧巴馬的表態只能說是美國總統首次做出姿態,而不能說是美國政府第一次表態。「因為此前美國國務卿和國防部長已經說過幾次類似的話了。」這番解釋我認為還是比較坦率的。

  既然奧巴馬所言非虛亦非實,那麼他還有必要這麼高調么?這就涉及到此前提到的指向——「使日本安心、給小弟打氣,讓中國承壓」。

  日本方面非常看重奧巴馬此訪,這從日本國賓接待的高規格上就能看出端倪。日本的邏輯很簡單,奧巴馬訪日是宣示日美同盟的好機會。日本當前的戰略重心是提防中國的崛起和朝鮮的威脅,日美同盟恰恰是應對這兩種未來局勢變數的最好基礎。可以說,日本迎接奧巴馬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做給中國看——美國是日本的「真朋友」,中國在和日本較量時要仔細掂量。

  奧巴馬的外交團隊當然深知日本的如意算盤。奧巴馬此訪亞洲的目的也有強化美日同盟,以便更好利用日本實現「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意圖。雙方可謂一拍即合。既可以安慰日本,又能實現美國利益的最大化。在給日本政府面子的同時,還有可能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 (TPP)等其他領域上尋求日本投桃報李式的讓步。

  除了日本之外,奧巴馬亞洲之行還要訪問菲律賓——這是又一個因為領土爭端和中國鬧得不愉快的國家。與日本相似的「處境」,菲律賓當然也有同病相憐之感。奧巴馬在日本的一舉一動,會直接影響到美國在菲律賓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可以想見,如果奧巴馬力挺日本暗批中國,菲律賓自然高興,美國和菲律賓的軍事同盟關係會受到鼓舞而變得更牢靠;如果奧巴馬訪日之行不痛不癢,或許也會讓菲律賓感到一種失落,同盟關係雖然不會破裂,但在和中國南海對峙中始終處於劣勢的菲律賓,肯定會對美國多一份抱怨。

  因而奧巴馬的高調其實也是在給同盟中的小弟打氣壯膽,畢竟美國需要維持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進而既可監視中國在南海上的一舉一動,又可以在島鏈上穩固圍堵中國的戰略布局。菲律賓和日本一樣,都是美國難以割捨的、針對中國的東亞海上堡壘。

  奧巴馬「介入」釣魚島爭端的最大目的自然還是與爭端當事國中國有關。

  別以為奧巴馬是「兩面派」,在和中國高層接觸時聲言推進「新型大國關係」;在和日本接近時就表示協防釣魚島。其實奧巴馬的所作所為目的很單純——實現美國在亞太利益的最大化。

  自從日本政府「國有化」釣魚島之後,當地局勢其實出現了不利於日本的發展,中國艦船的定期巡航在「國有化」釣魚島之前是不存在的。如今這種帶有中國主權宣示意味的行動已經定期化和制度化,客觀上削弱了日本對當地的實際管轄。這也是安倍政府上台後極力聲言中國軍事威脅,並以此為由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則」、試圖修改和平憲法的借口。

  客觀來講,美國也不願意看到日本羽翼豐滿,因為這種隱隱增強的實力也會打破一種微妙的平衡。但畢竟有美日同盟的條約約束,因而自認擁有契約精神的美國人對日本還是可以相信的。相比較而言,中國的力量在原本很少出現的區域呈持續增長的態勢,則肯定讓美國感到了實實在在的威脅。

  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的核心訴求之一就是不允許中國的實力超出美國的可控範圍。所以,在中國的進取中、日本的渲染下、以及在其他爭端浮出水面攪局的背景里,美國需要適當「刺激」一下中國,讓中國認識到美國依然處在本地區當仁不讓的主導地位。奧巴馬的表態就帶有這種打壓的意味。

  然而這是一種有限度的打壓,原因在於奧巴馬的表態實際上並沒有表達出「新意」,只是加重了語氣和存在感。和提出一個新聲明或承擔一種新責任相比,這不會過於刺激中國;但由於奧巴馬的總統身份以及訪問中國主權爭端對象國的時機,無疑會讓中國「不爽」,這恰恰是美國希望看到的。這種策略實現了美國既不讓局勢惡化到失控,又能「教訓」一下中國軍力增長的效果。

  如果我分析的這條「原則」奏效的話,人們還會看到,在接下來幾天的亞洲之行中,奧巴馬肯定還會時不時地刺激中國。但他最應該了解的是,中國早已經不是會被嚇哭的孩子了,美國需要用一種平等的眼光來看待他。否則當美國漸漸老去之際,隨之流散的必將是美國在亞太的巨大利益。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沙發
11nn93n9 發表於 2014-5-2 04:30 | 只看該作者
奧巴馬什麼的沒得到,日本簡直是大哥。美國真的是不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4: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