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當下中國富人的9個特點:富而不貴 冷淡慈善公益事業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自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富裕階層才重新出現。這群存活時間還不到半個世紀的「物種」和發達國家的富人有什麼差別?我們通過一些數據和事件,看看他們的獨特之處。

  熱衷移民 移民不移居

  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中國第一部年度國際移民報告——《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2)》報告披露,個人資產超過1億元的超高凈值企業主中,有27%已移民,47%正在考慮移民;個人資產超過1000萬元的高凈值人群中,近60%已完成投資移民或有相關考慮。

  在這些數量龐大的移民中,年齡大多在35~50歲之間;在身份上,既有眾多從事實業、服務業而發達的企業主,也有靠炒股和投資房產完成財富積累的中青年人士。

  儘管這樣,這些人只是「移民不移居」。即把自己的家庭和部分資產通過投資移民的方式轉移到國外,自己仍在國內經商。而這已日漸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有媒體將此稱為「裸商」。80%以上的移民仍在國內生活發展,綠卡身份更像是自己的一種儲備資產。

  對慈善公益事業冷感

  中國富豪在慈善方面的投入與西方國家的富豪相比,差距非常大。據胡潤報告披露,2013年中國前100位富翁總計捐款8.9億美元,相比美國前50位富翁同年共捐出77億美元差距太大,還不夠臉譜(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夫婦捐獻近10億美元的數目。

  一些媒體認為,富人謹慎的根源是怕非法所得被曝光,更有人直指中國富人里「有的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也難怪媒體如此無情,據胡潤研究院發表的統計數據顯示:由1999年至2008年間,登上《胡潤百富榜》的億萬富豪中,共有49人因不同程度的犯罪行為接受調查或已遭宣判。

  偏好投資實物資產

  波士頓諮詢公司2006年的一份報告稱,許多中國高凈值客戶向來習慣於投資實物資產。如:房地產、商業或交易類項目,如:投資土地興建工業園區或零售園區。

  這通常被認為,是因為中國富人大多是企業家出身。

  視持大量現金為保障,投資偏愛高風險

  同樣來自波士頓諮詢公司的報告,中國典型的財富組合結構與成熟市場截然不同。中國高凈值客戶的財富組合呈高度兩極化。

  首先,他們持有現金的水平極高。以巨大的現金儲備作為財富安全的保障,儘管近幾年這一趨勢已有所下降。這種典型的財富組合結構在亞洲其他國家也很普遍,其中一個原因是在亞洲地區(不包括日本),相當多的財富都集中在當地華人手上,他們可能也抱有相同的觀念。

  其次,中國的富有人群具有高度投機特性,並對風險有很強的承受能力。這可能與他們具有的創業背景有關。中國的富有人群不斷追求更高風險的投資,在他們的私人銀行業務組合中總是傾向於購入大量高風險的金融市場交易產品。

  非常擔心個人財產曝光

  中國富有人群通常不喜歡透露自己的財富數量,不是害怕被調查財富來源(不論是否存在灰色問題),就是擔心會把公眾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財富上來。因此,在為自己選擇私人銀行時,他們非常在意銀行確保業務安全性和客戶私密性的方式,包括銀行如何把客戶介紹給他們的客戶經理、私人銀行的聲譽,賬戶的開戶地以及客戶如何登陸自己的賬戶。

  一擲千金很豪爽

  雖然中國富豪很怕透露自己的財富數量,但我們常常看到與此矛盾的現象:炫富。

  2011年4月21日中午,一排由26輛豪華轎車組成的車隊,從溫州市區東明路的曼哈屯豪華別墅區出發,開往鹿城區七都鎮島中島別墅迎接新娘。

  2011年3月4日,浙江溫嶺新河鎮一富商為其母親舉辦了一場奢華葬禮:9輛加長林肯轎車、千人鼓樂隊、8台全方位攝像機拍攝現嘗花圈上千個、弔唁者上千人,圍觀者水泄不通達上萬人……據悉葬禮耗資600萬,沿途小販獲贈買路錢,學校也為此停課讓出操常

  還有經常見於報端的中國富人在海外瘋狂購買奢侈品的新聞。

  多數以經營企業致富

  網上廣泛流傳著一份研究富人如何取得財富的全球調查。

  根據調查研究表明,在亞太地區,尤其是日本、印尼、香港,有超過30%的富人是通過繼承財富的方式獲得財富的。而排名第一位的獲得財富的來源就是開辦企業,在韓國、新加坡、台灣有40%左右的富人通過經營企業獲得財富,在中國大陸更是高達62%的比例。

  也許有人會說,不對呀,很多富豪都是投資致富的,但事實上根據這幾年歐美幾大投資銀行的調查來看,投資是沒有辦法致富的。

  一半富人有信仰

  這就像你怎麼看半杯水——你也可以理解為,有一半富人是無神論者。

  《2012中國高凈值人群消費需求白皮書》,借著調查和數據勾勒了270萬的人均資產在670萬以上的高凈值人群這一群體的人數、行業分佈、消費特徵等輪廓。其中指出,高凈值人群半數有宗教信仰,約三成是佛教徒。白皮書數據顯示高凈值人群的信仰比例為無神論最高(51%),有宗教信仰的比例總體佔49%。

  時事評論員李鐵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宗教與巫術的界限:巫術是藉助人的力量通神,也就是人來使喚神靈;而宗教,在神靈面前,人是沒有資格使喚的,只有向神祈求。信神而不是差使神,這是宗教和巫術最大的不同。

  對比早前曝光的多名中國富人名流被李天一和王林等江湖術士所欺騙的事件。這裡所說的富人的信仰要打個問號。

  都是新富階層

  中國大陸在上世紀50年代基本上消滅了富人。改革開放之後,中國迅速積累財富,富人階層這時才重新出現,這也使得中國的富人階層與其他地方的有所不同。歐美富人的財富來源大多通過家族財產的繼承,而中國的富人可以說都是新富階層。

0

主題

226

帖子

59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1
沙發
紫牛創造 發表於 2014-4-29 18:08 | 只看該作者
這都是儒家封建思想、傳統遺毒侵害的結果。

中國人不讀書也是好事,因為很多書有害甚至有毒,比如說儒家書,宣揚的都是封建思想、傳統的遺毒。
儒家式教育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培養更多的阿Q,更多的范進,更多的孔乙己,更多的閏土,更多的楊二嫂,更多的假洋鬼子,更多的腦     … 殘,更多的侏 … 儒,更多的抑 郁 症 患者,更多的冷…血…動物,更多的葯 ……家… 鑫式的暴   徒……培養出來這麼多相互殘害的貨色,對人民百害無一利,對封建統治者最好,這一些貨色不會造…反!

說來說去都是老問題,儒毒不除,國難不己,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個王朝,為什麼只要一旦陷入到「尊孔反孔」的這個周期律中,必然也就要陷入到興衰更替時間極短的另一個周期律中。這其中的原因,就是由於儒家學說的本質才造成的。  

  孔子儘管被儒家傳人尊為是鼻祖,是儒家學說的開創者,又被後世的許多人美譽為是平民教育的首創者,但是儒家學說的源頭與核心內容卻是周公所制定的《周禮》,而《周禮》的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維護王朝統治的綱常制度。所以,不管孔子為其增添了「成仁」,孟子為其增添了「取義」,還是後世那些名儒、耆宿為之增添了多少諸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內容,然而儒家學說都始終沒有跳出為統治階級效命的範疇,其根本的性質仍然是一種依附於皇權加官權的文化,所宣揚的仍然是一種極端的實用主義加機會主義的人生哲學。  

任何依附於皇權加官權的文化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全心全意地為皇權加官權服務。在階級社會裡,文化為皇權加官權服務的根本途徑,就只能是愚昧和麻醉被統治者,通過對被統治者進行思想麻醉和精神控制以及性格上的弱化,以達到接受、甚至是順從地接受統治者的統治的目的。  
儒家就是儒犬,是為了皇帝服務的虛偽君子的代名詞!滿嘴滿篇仁義道德,全心全意吃喝嫖賭,天天呼喚禮義廉恥,時時不忘坑蒙拐騙

一兩句說不清楚,有些詞發不上來,詳情可百度 新浪博客 文有第一
http://***/s/blog_61cf4c430102e0yx.html

透過虛偽看本質,儒家能代表先進文化嗎?儒家能給中華民族帶來富裕繁榮嗎?儒家能在世界文明的競賽中成功、勝利嗎?縱觀歷史,答案都是否定的。
     儒家思想的精華在於用「禮」來模糊人權,糟蹋人權。將社會分成嚴密的有利於封建專制的等級奴隸式思想制度。 將法律的社會地位逐漸降低乃至邊緣化,讓生存在等級社會中 最底層的人淪為「禮教的奴隸」。
儒家禮法治理下的社會,法律性同虛設,司法依附行政,平靜的外表下隱藏著巨大的腐朽和無序,動亂一觸即發,可萬曆十五年,一切都顯得盛世安詳,絲毫意識不到三十年後即將發生的一切。開朝的篳路藍縷勵精圖治總是不可避免地走向陳腐沒落積重難返,如何避開這個被詛咒的歷史怪圈?只在於我們是否有嘗試的信念。只在於今天的我們是否還有嘗試的勇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2: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