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產新型輕坦露面 ,網曝超精美CG效果圖!(組圖)

[複製鏈接]

4406

主題

4492

帖子

623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2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環球軍事報道:中國研製的最新一款輕型坦克一直備受關注,該坦克也數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近日,有網友根據已經公開的信息,繪製了新型輕型坦克的精美電腦效果圖。

  

  網友繪製的國產新型輕型坦克效果圖。

  


  

  網友繪製的國產新型輕型坦克效果圖。

  

  網友繪製的國產新型輕型坦克效果圖。

  

  這種坦克被認為是為部署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崎嶇地帶而專門研製的,總重較輕而發動機馬力較高,以利於在缺氧的高原環境中能夠正常作戰。這款新型坦克具備哪些新技術和特性?我們一起來看看。

  

  圖為網路上最新曝光的中國新型輕型坦克。

  

  圖為網路上最新曝光的中國新型輕型坦克。

  

  1、為山地戰而生:採用液壓懸掛。從外形上看,該坦克採用六負重輪底盤。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底盤的部分細節可以推斷,該型坦克應該配備了液壓氣動懸掛系統。這種懸掛系統有助於提高其在山地條件下的機動性能和在戰時的生存率。

  

  俄媒《軍事觀察》曾有報道稱,境內多山的韓國和日本目前裝備的坦克也採用了液壓氣動懸掛系統。中國在研製這種新型坦克的過程中可能參考了這兩個國家的經驗。或許,中國的設計人員和工程師們還仿製了俄羅斯「道爾-M1」防空系統底盤的部分動力組件。中國軍方目前裝備了大批俄制「道爾-M1」防空系統。同時也不排除,中方在研製該坦克底盤的過程中得到了白俄羅斯明斯克拖拉機重工聯合體的援助。

  

  圖為俄羅斯T-90SM坦克展示其液壓懸掛系統。

  

  圖為正在進行液壓懸掛系統展示的日本10式坦克。

  

  2、火炮之謎:或裝備炮射導彈。中國坦克目前使用的火炮口徑有125毫米滑膛炮、120毫米滑膛炮和105毫米線膛炮三種類型。關於最新輕型坦克所使用的火炮類型,有多種說法。外媒分析稱該坦克使用的是125毫米或者120毫米口徑的火炮。

  

  圖為我國目前仍在使用的改進型59式坦克,該坦克最初研製所使用的是100毫米口徑線膛炮,從59II型以後採用105毫米線膛炮。

  

  圖為我國也曾在59式坦克上試驗過120毫米滑膛炮。

  

  圖為89式坦克殲擊車所使用的是120毫米反坦克炮。

  

  圖為96與99式坦克採用的都是125毫米125毫米滑膛炮。

  

  圖為一種更據合理性的說法是,該輕型坦克所用的是105毫米口徑的線膛炮。20滑坦克炮目前還沒有做為我軍制式裝備一直未被選用,而105線坦克炮後座力適中、彈藥能夠與現有裝備通用。

  

  圖為我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105毫米坦克炮,至今技術已經相當成熟。90年代定型的ZPL94式加長身管105線膛坦克炮以及新近開發的大長徑比穿甲彈,已將105坦克炮的潛力挖掘到了極致。有分析稱這樣的火力配置已經足以輕易對付我國周邊二代及二代改進型主戰坦克、對部分三代坦克也能構成一定威脅。

  

  圖為我軍坦克/反坦克炮所使用的具有代表性的三種口徑脫殼穿甲彈,射程由遠及近依次為125毫米口徑炮彈、100毫米口徑炮彈和105毫米口徑炮彈。目前,105毫米口徑的炮彈在解放軍裝甲兵裝備中仍佔據重要地位,現役105坦克炮配用彈藥庫存充裕,彈種齊全,包括穿甲彈、榴彈、攻堅彈和炮射導彈等等。圖為我軍部隊裝備的99式新型坦克。

  

  圖為我軍部隊裝備的99式主戰坦克,該坦克使用125毫米線膛炮。

  

  多年前,中國已經公布了105毫米口徑炮射導彈,以及105毫米激光制導炮彈,因此,毫無疑問,這兩種彈藥都有能力裝備該型輕型坦克,尤其是105炮射導彈,在高原山地中,對付反坦克直升機有很大的作用。時間引信的殺傷爆破彈對低速飛機殺傷能力巨大,同時也是殺傷步兵的王牌彈種。圖為我國研製的105毫米炮射導彈。

  

  新型輕型坦克如果採用105毫米口徑的火炮和配套彈藥,在技術上和通用性上都有很明顯的優勢。而且對於該輕型坦克而言,其未來戰場主要是高原或山地地形,過大口徑的炮塔設計可能會增大體積和重量,輕型坦克更看重的是機動性能和越野性能。

  

  輕型坦克不宜與對方主戰坦克去硬碰,主要的作用是摧毀機動和地面硬目標,同時壓制敵方反步兵的火力,支援山地步兵突擊,除此之外,防空能力在山地作戰的坦克中尤其重要,因此採用105毫米口徑火炮會更為合適。圖為我軍部隊裝備的96A型坦克。

  

  目前,我國採用的105毫米口徑坦克炮重量相對較輕,人工裝彈不存在困難,因此國內105毫米口徑的坦克炮很少配備自動裝彈機。

  

  不過存在的問題是,受炮塔內空間的限制,均為炮塔內壁卡箍固定的少量儲彈,其餘彈藥位於車體內,不便於炮手持續快速裝填。但從這款輕型坦克的來看,有著大型的炮塔尾艙,推測採用的是縱向布置彈架的形式,雖然不利於彈藥的安全,但能夠便於裝填手快速選彈並明顯提高裝填持續性。

  

  3、尖端火控:瞄導一體 獵殲合一。有消息稱,該輕型坦克裝備了我國先進的乘員觀瞄系統,車長使用配熱像儀的周視觀瞄儀,炮手為帶熱像儀的「瞄導合一」綜合觀瞄鏡組,車組成員具備良好的戰場感知能力。火控系統反應迅速,能實現車/炮長「獵—殲」作戰能力。

  

  車內很可能採用數據匯流排技術,車長和炮手據配備大屏幕終端顯示器,車內所配備的綜合電子信息系統可以實現車內、車際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具備輕坦與其他軍兵種網路化作戰的能力。同時還可能安裝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4、防護能力:模塊化複合裝甲多種多樣。從最新曝光的車首部分細節來看,該型坦克車體外表有疑似複合裝甲的外掛點,在未來很可能會大量採用模塊化複合附加裝甲提高防護性能的能力。新輕型坦克在未來和可能會採用不同級別的防護方案,如配備輕型複合裝甲能在近距離有效防護敵方步兵戰車小口徑自動火炮的攻擊,換裝重型符合裝甲則可以有效抵禦單兵火箭筒或攜帶型反坦克導彈的攻擊。

  

  從目前世界輕型坦克的發展來看,總重一般控制在25-35噸左右。由此可以推測我國的這款輕型坦克重量也應當在此行列。考慮到新輕坦必須在複雜地形快速機動的苛刻使用條件,輕型坦克雖然在火力上和防護能力上都不能與重型坦克匹敵,但在我國多山地區和高原地區,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戰場「多面手」。

  

  圖為中國最新輕型坦克細節。

  

  圖為最新輕型坦克與99式主戰坦克大小對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23: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