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有哪些「非典型」外交辭令?(圖)

[複製鏈接]

4795

主題

4842

帖子

709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吃貨一號 發表於 2014-4-26 16: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中國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日本有些人士炒作美國總統奧巴馬稱「美日安保條約適用釣魚島」,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用了一個特別的諺語來回應——「拿著雞毛當令箭」。這句別出心裁的外交辭令,也獲得了不少網友點贊。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

  「外交辭令」又被稱為「沒有錯誤的廢話」 ,因為它通常看上去客氣、得體但無實際內容。像「嚴重關切」、「深表遺憾」,其中的內涵也總要腦子拐個彎才能明白。

  但是近年來,我國也越來越常使用一些「非典型」的外交辭令。這些話多是態度明確,並且引經據典。在外交事務中,也總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它們都用在了哪些場合?又有什麼特別的典故?就來為您盤點一下吧。


  1、「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就中日之間是否存在著擦槍走火的可能性時表示:「中國軍隊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這句話算的上是經典口號。潛台詞就是:警告!你已經觸及我的底線,我已經徹底掌握、覺察你的不良企圖和動作,我已經做好準備了,你一旦敢於挑釁,我將堅決痛擊!

  1939 年9月16日,針對國民黨頑固派製造的一系列反共磨擦事件,毛澤東在《和中央社、掃蕩報、新民報三記者的談話》中說:「任何方面的橫逆如果一定要來,如果欺人太甚,如果實行壓迫,那麼,共產黨就必須用嚴正的態度對待之。這態度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2、「懸崖勒馬」

  日本政府今年年初發表了安倍晉三首相致在日華人的春節賀詞。對此,外交部回應:「馬年即將到來,日本領導人給華人最好的祝賀、給中日關係最真誠的祝願莫過於說,『在歷史問題上,我將懸崖勒馬,馬上認錯,馬上就改,再也不去參拜靖國神社了』」。

  懸崖勒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出自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此書生懸崖勒馬,可謂大智矣。」 這句話暗喻的意思就是「想被XX么?」。它通常是中國的最後一次警告,也是給對方的最後一次機會。2012年,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就日本所謂的「購島」行動警告日本方面「不要一錯再錯,應該懸崖勒馬」。2013年,就菲律賓宣稱成功向仁愛礁運送補給,並堅持仁愛礁歸菲律賓所有,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曾表示 「望菲律賓懸崖勒馬,不要做過火的事情。」

  3、「勿謂言之不預也」

  2013年11月前後,日本針對釣魚島問題一再挑釁。解放軍少將羅援表示:「中國一向是先禮後兵,應該說現在禮數已盡,我們有句古話『勿謂言之不預也』,中國人民解放軍說話是算數的。」

  該句出自清代李寶嘉所著的《官場現形記》第19回:「一經覺察,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潛台詞就是:最後警告!你已經越軌了,如果你知趣,趕緊撤退,否則別怪我沒有給你台階下,別給臉不要臉! 因此常被視作中國準備開戰的信號。

  1967年7月3日新華社發表《就蘇聯駐華商務代表處人員在我國非法進行竊取情報的活動我國外交部向蘇聯提出強烈抗議》,文章結尾處就使用了「勿謂言之不預也」。另外兩次,分別是1978年越南軍隊對中越邊境的侵犯和1962年印度軍隊對中印邊境的侵犯。

  4、「君子周而不比」

  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就日本針對中國一些挑釁性言行,以及「國際上有些人四處煽風點火、挑撥離間」時說:「『君子周而不比』,讓他們去表演去吧」 。

  *典故:「君子周而不比」的下句是「小人比而不周」,出自《論語·為政第二》。孔子老人家的意思是,真正的君子團結但不勾結,而小人勾結卻不團結。秦剛的意思,就是讓那些壞人狼狽為奸去吧,我們不在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3: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