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俄為何不搞軍事同盟:坑過中國的都是盟友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4-22 1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幾年來,無論在經濟還是政治上,中俄關係越來越好,兩國最高領導人也都表示,俄羅斯與中國的互信合作關係,包括兩國對一系列國際問題的立場,已經處於前所未有的高水準。在雙方元首外交的引領和帶動下,中俄雙邊高層交往熱度非凡,務實合作達到新高潮,著實是長久以來再次出現的「蜜月期」。因此,國際上有不少聲音認為,中俄兩個大國終會建立政治軍事聯盟,手拉手共同發展。

  但近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接受採訪時卻說,「毫無疑問,我們將與中國發展關係。在軍事領域,我們從未有過這樣的信任關係,我們開始在海上、在陸地、在中國、也在俄羅斯聯邦境內舉行聯合軍演,但俄羅斯不會考慮與中國結盟,」並且還表示,「這種聯盟形式已經過時。」此言一出,雖近年來關於中俄是否結盟的爭論暫告一段落,但各種不解和猜測之聲也逐漸浮現。那麼,兩國結盟的定義是什麼?中俄兩國無法結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從定義上來講,軍事同盟是指兩個以上國家或政治集團為對付共同的敵人,通過締結盟約而建立的軍事合作關係。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中、蘇、美、英、法等國結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在美國與西方一直都把中俄當作假想敵的情況下,中俄兩個大國為什麼不結成聯盟,以求在國際上達到「一加一大於二」 的效果呢?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中俄兩國不結盟的主要原因有三。

  普京稱俄羅斯不會考慮與中國建立軍事政治同盟,因為這種聯盟體系已經過時了。

  第一,從歷史上講,中俄結盟是有過慘痛教訓

  其實,早在前蘇聯時代,中國共產黨和前蘇俄是有過聯盟關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於1950年2月14日簽定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為30年。《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規定了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全面合作,確立了中蘇之間的同盟關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在當時的締結,標誌著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對反擊美國的「冷戰」攻勢起了積極作用。

  但好景不長,結盟之後,蘇聯強迫中國無條件接受其各種要求,嚴重傷害中國的戰略與安全利益。從60 年代起,中蘇兩國關係逐步惡化,中蘇兩黨代表團在多個會議上發生了尖銳的意見衝突並進行了激烈的交鋒。漸漸地,中蘇兩黨之間的意識形態分歧擴大到國家關係方面。而且,當中國正經受著嚴重的經濟困難時,蘇聯政府卻突然招回了在華工作的全部蘇聯專家並廢除兩國經濟技術合作的各項協定,極大地損害了中蘇兩黨和兩國關係。

  此外,中國在和蘇聯的結盟過程中,也失去了很多東西,譬如外蒙古的獨立,譬如原子彈發展過程中所遭受的挫折,後來,兩國甚至在珍寶島發生戰爭,等等。這些不愉快的經歷,給兩國的歷史經驗總結留下了血的教訓,中蘇結盟是失敗的。現在的中俄兩國是不太可能不以史為鑒,再次貿然結成聯盟的。

  第二,中俄兩國的關係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

  軍事政治聯盟的前提是互相信任,並且一方能夠接受另一方的領導。可是,目前來講,中俄兩國同為大國,誰也不肯屈於誰膝下,雙方並立,互無高低,又談何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而且,因為歷史原因,兩國仍然是處在一定的互相防備和猜疑的狀態,沒有徹底的信任,還遠遠達不到政治軍事聯盟的要求。

  而且,冷戰結束,中俄現在沒有必要聯手對付來自目前世界上單一超級大國——美國的壓力,中俄以目前的實力都不可能單獨和美國對抗,只有雙方合作才是最佳辦法,不過,合作不等於結盟,不等於要結成軍事同盟來對抗。況且,無論是俄羅斯或者中國,都無意要與美國作對,無意要取代美國的戰略地位。

  無論是俄羅斯或者中國,都無意要與美國作對,無意要取代美國的戰略地位。

  第三,中俄兩國的世界觀與軍事政治聯盟大不相同。

  當前國際關係十分複雜,一旦結成軍事政治同盟,就明擺著要和許多國家成為敵人,在許多問題上喪失自己的觀點和聲音,這也不符合中國長期以來堅持的「獨立自主」、「和平發展」的大國崛起戰略。

  正如俄羅斯總統普京所說,軍事政治聯盟目前已經過時,中國外交部也回應,中俄之間屬於「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這種關係是大國和平共處、睦鄰友好的典範。因此,在現在這個全球化的社會裡,不管是中國還是俄羅斯,對世界的發展觀都是世界應該朝多極化的趨勢發展,而非一國獨大。

  總的來說,現在還以冷戰思維來看待目前的中俄關係是不可取的。中俄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冷戰時期的軍事同盟,而是對於國際事務、兩國關係有一些共識,是一種互利共贏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並不針對第三方。

  第四,中國一向奉行不結盟政策。中國如果改變這個政策,對中國的國際環境會帶來更多的問題,不利於中國和平發展。中俄如果走結盟道路,不符合時代潮流,不符合相關國家利益,對於中國來說,利大於弊,得不償失。

  中國至今為止,在追求和平發展,與美國的經濟利益越來越密切,中國沒有把美國當做需要進行武力對抗的主要敵人,與其他國家結盟來對抗美國的軍事壓力,還沒有必要。

  中俄戰略夥伴關係是對冷戰同盟思維的一種否定。

  中國軍事戰略專家彭光謙講得很清楚,中俄的戰略合作是世界上最成熟的,也最有新戰略內涵。兩國的戰略夥伴關係是對冷戰同盟思維的一種否定,改變了未來軍事關係的新風向。未來中俄戰略夥伴關係會更深化,但不會出現「冷戰」時的軍事同盟關係。中俄戰略夥伴關係的深化有利於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有利於打破強權思維。

  我們認為,如果中俄現在又重新結盟的話,所得的成果不僅不會是「一加一大於二」,反而可能會變成「一加一等於零」了。俗話常說: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中俄之間就算能夠達成兄弟關係,在攀登戰略高峰方面,也需要各自的努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