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人的民族天賦有哪些?網友神回復:種菜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4-4-17 11: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已經沒有東西能阻擋中國人種菜的腳步了……

  中國人有哪些民族天賦?知乎網友@陳二狗 給出了神回復:種菜!他在回答中追古述今,從漢代西域屯田到現代尼羅河畔種菜、從天宮種到潛艇,連劉皇叔韜光養晦後園種地都被調侃一番。網友紛紛表示:難怪偷菜遊戲這麼火!

  漢代西域屯田:

  漢武帝時代起,河西走廊地區成為中原連接西域的重要交通孔道,也是漢王朝的邊防前線。西漢政府在河西地區駐紮有大量軍隊,據考古發掘和漢簡記載,雖然河西地區畜牧業相對發達,盛產牛羊,但在漢代河西軍民的日常生活中,主食卻以穀類為主。

  從簡牘記載來看,河西軍民食用的蔬菜品種大約有蔥、蕪菁、韭菜、大薺菜、葵菜、姜、苜蓿等。關於河西戍卒種植蔬菜的情況,「居延漢簡」中有記載:「城宮中亭治園條:韭三畦,葵七畦,蔥三畦,凡十二畦。其故多過條者勿減。」可見屯田有相當嚴格的培育菜蔬制度。

  鄭和下西洋,海上種菜(其實是發豆芽):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遠洋船隊從歐洲向太平洋進發。三個月後,有的船員牙床破了,有的船員流鼻血,有的船員渾身無力,待船隻抵岸,原來的200多人,活下來的只有35人。人們對此找不出原因,這種嚴重的病,後來被稱之為壞血玻

  反之,中國古代的遠洋船隊卻沒有船員患壞血病的任何記載。鄭和七次下西洋,從來沒有鬧過一次壞血玻後來調查中國船員的食譜發現,是綠茶、黃豆及中國船員用木桶在船上種植新鮮菜。

  長途航行沒蔬菜吃才會得壞血病,而鄭和的船隊攜帶大量豆芽(豆芽品種眾多:香椿芽苗菜、蕎麥芽苗菜、苜蓿芽苗菜、花椒芽苗菜、綠色黑豆芽苗菜、相思豆芽苗菜、葵花籽芽苗菜、蘿蔔芽苗菜、龍鬚豆芽苗菜、花生芽苗菜、蠶豆芽苗菜),平時沒蔬菜時,就拿水一發,過幾天綠油油的豆芽滿盆子都是,吃著吃著就不缺維生素了。

  外交,在大使館里種菜:

  《錢江晚報》2009年曾採訪時任中國駐盧安達大使孫樹忠,其中有這麼一段:由於盧安達物產貧乏,所以它的物價非常貴,幾乎是歐洲的2倍,孫樹忠告訴記者,一個很小的青蘋果,要賣1美元,一個小的咖啡勺2美元。在這麼「貴」的地方生活、工作,使館工作人員承擔任務繁重的對外工作、同時還要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很多時候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除了一些調味品從國內運過來外,大使館還得承擔自己種菜的任務。

  維和部隊種菜:

  據《新聞晨報》2005年報道,中國駐賴比瑞亞維和部隊為了抵禦瘧疾等熱帶疾病,官兵們在營地旁邊開拓出一片「南泥灣」,用自己帶去的種子種植蔬菜。業餘時間,官兵們就花點心思「經營」地里的南瓜、黃瓜,不但從勞動中得到了樂趣,也為自己以罐頭為主的日常飲食增添了新花樣,每周吃一次自己種的新鮮蔬菜「打牙祭」。

  在伊拉克鹽鹼地上種菜:

  新浪博主@陽子 在《伊拉克舊事》中提及:伊拉克的土地由於洪水常年沖積,鹽鹼沉積在土壤中,地下水成了鹽鹼水,太陽一曬白色的積鹽面都會泛生在地表,植物很難成活。但這難不倒中國人民,「只要你澆水,只要你能把鹽鹼壓下去,植物自己就會茁壯成長,其生長之快,好像在靜靜的夜晚,你都能聽到它拔節的聲音。我們下了班,常常在屋前房后種菜。這既能調節生活,又能做成佳肴。油菜花開的時候,還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到白俄羅斯去種菜

  據《甘肅日報》 2005年報道,白俄羅斯的蔬菜數量和品種很少,一年四季不外乎胡蘿蔔、甘藍、洋蔥、土豆,價格還很高,夏季蔬菜價格是中國的5倍,冬季蔬菜價格是中國的 20倍!面對這巨大的差價,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的普通幹部,帶著幾位農民種菜能手,踏上了白俄羅斯的土地,希望能多帶些農民出國種菜掙票子……

  第一個在尼羅河畔種菜的中國人

  中國大連人岳傑智,在蘇丹喀土穆擁有三個農場共計840畝菜地,蔬菜品種就可達32個,每天的輸量可達3500-4000公斤,即便是淡季也能出到14個品種的1500-2000公斤菜量。這麼大規模的蔬菜農場自然影響力更小不了,可以說目前在喀土穆大大小小的中國公司吃的蔬菜,有一半是老岳供給的,難怪中國駐蘇丹大使館經濟參贊郝宏社毫不吝嗇地誇獎老岳,稱他是蘇丹喀土穆中國人的菜籃子!

  以下為知乎網友提到的種菜段子:

  @蘇易 劉皇叔種菜韜光養晦

  《三國演義》中提及:玄德也防曹操謀害,就下處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關、張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學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復言。

  @江匯 「南極農夫」嘗試無土種菜

  據歷史學家考證,地球上唯有南極洲沒有人類文明存在過,因為這裡很難獲取人類生存所必須的食物。那麼,南極科考人員的食物來源有哪些途徑?

  在長城站,科研人員「嘗試室內無土栽培蔬菜,建起了蔬菜栽培間,首先實驗性地種了香菜、生菜和小蔥。聽說以前的長城站站友也嘗試用臉盆栽培了兩棵辣椒,結的辣椒炒了一大盤,把大夥高興得不得了。在辛勤勞作一個月後,我們看到了綠油油的蔬菜,也第一次品嘗到南極的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食品。」

  @徐辰 天宮種菜

  電影《地心引力》里,天宮號空間站上都種了菜。

  @狐蝶 在三體人船上種菜……

  在劉慈欣創作的科幻小說《三體III死神永生》裡面,雲天明的大腦在三體人的船上種菜:

  第二天,程心來到維德的辦公室。她看上去像那些絕症中的候選人一樣憔悴,把一個信封放到維德面前。

  「我請求在飛行器的太空艙中帶上這些種子。」

  維德把信封中的東西倒出來,那是十幾個小塑料袋,他很有興趣地挨個看著:小麥,玉米,馬鈴薯,這是……幾樣蔬菜吧,這個,辣椒嗎?」

  程心點點頭,「我記得他(雲天明)喜歡吃。」

  ………………

  唯一讓程心感到安慰的是,種子帶上了,但不是她拿的那些,而是經過航天育種部門精心挑選的。

  然後中國真的在研究太空種菜

  據《京華時報》2012年報道,中國航天員中心宣布:我國首次受控生態生保集成實驗取得圓滿成功。

  該實驗通過建立一個受控生態生保系統,航天員在太空中所需要的氧氣、水和食物均能在系統內部得以再生利用,實現「自給自足」。相關技術還可在南北極科考站、核潛艇、航母、遠洋作業船等特殊環境中應用。

  航天員唐永康表示,「特別喜歡吃那個蔬菜,作為航天食品的調節。」據介紹,這些蔬菜在進艙前已培養好,一日兩餐新鮮採摘,塗抹甜辣醬后「美美地生吃」。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3 11: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