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十分危險:奧巴馬突然從中國後院下手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4-16 15: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不是值不值的問題。大家知道,經歷十年的戰爭后,美國存在極限。」這是美國總統奧巴馬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為沒有軍事干涉敘利亞內戰所做的辯護。可以說,這已不是美國推行民主的最好時代,民意越來越反感政府在國外而非國內投入過多精力,但美國對緬甸尚有共識:它是一塊鼓舞價值觀又有現實利益的試驗田。

  4月15日,國內一家主流媒體的報道稱,美國選擇緬甸來研究「民主轉型的挑戰」這一主題自然有深刻的原因。緬甸曾經逼近成功,憑藉礦產、木材、油氣等豐富資源,20世紀50年代一度躋身東南亞最富有國家之列。而後軍政府獨裁和武裝衝突葬送了戰後發展的黃金機會,今天緬甸在東南亞人均 GDP排名中墊底。

  這迫使緬甸當局進行變革。2010年,緬甸軍政府決定實行總統制,軍方出身的吳登盛擔任首任總統。吳登盛一改過去保守的做法,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關係迅速升溫。2012年年初,美緬關係正常化,美國解除了針對緬甸的大部分制裁。同年11月,奧巴馬總統正式訪問緬甸,成為第一位訪問緬甸的在職美國總統。

  緬甸大幅的政治生態轉變使一些人相信,如果緬甸繼續執行當前的改革日程,它將很快成為一個西式民主國家。這是美國十分願意看到的。美國樂此不疲地從轉型國家內部發掘出與美國具有同等價值觀的人,武裝他們,賦予他們力量。

  美國的想法是,或許不能左右他國的發展方向,但通過這些人的力量,可以讓這些國家的發展軌跡與美國利益在最大程度上重合。美國的這些現實手段,在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一篇論文中得以理論化體現。作者托馬斯·凱羅瑟斯寫道,美國要想在一個國家推進民主,有三個基本手段:

  一是「胡蘿蔔加大棒」的外交手段,批評讓民主倒退的獨裁者,讚揚對民主積極的領導者,通過建立、提升或中止雙邊關係以示獎懲;二是「胡蘿蔔加大棒」的經濟手段,你不民主我即制裁,你搞民主改革,我就減免制裁,加以貿易和金融政策優惠;三是民主援助手段,將專項資金投入政府部門、半官方機構及非政府組織等,用於促進非民主國家發生改革,幫助轉型國家深化改革。

  當然,美國不願意使用與中國相同的經濟手段,因為美國用熟了民主和軍事兩個大棒。在中國逐漸施加影響的中東、北非,美國現在使用的是民主大棒狂掀民主風暴,使利比亞、埃及、敘利亞陷入動蕩和戰亂。但這對中國目前尚且弱小的軍事遠程投送能力來講未免過早。真正讓美國引起重視的還是中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日益加深的影響力。

  在美國積極努力同緬甸接觸之後,吳登盛政權也發出了一個重要的信號:緬甸並不依賴中國。這顯示緬甸政府希望同其他大國發展關係,而不要如此依賴中國。在地緣戰略層面上,「緬甸不再依賴中國」可能意味著中國苦心經營多年的緬甸通道即將被美國封堵,而且這也是中國在西南方向的一條重要的戰略通道。

  客觀地說,由於國際政治生態的變化,中國已失去了許多真正的朋友。目前,中國真正能夠稱得上真朋友的,就是身邊的三顆小衛星:朝鮮、緬甸和巴基斯坦,或者說這是中國「後院」的三個支撐點。但是,美國現在要摘走中國的三顆小衛星之一的緬甸,進一步分析,它要掰斷中國僅剩下三個支撐點中的一個支點。

  觀察家們把緬甸稱之為中國的「後院」是有道理的。過去,在美國制裁緬甸時,中國起到了緬甸監護人的作用,一直是緬甸的絕對盟主。然而,今非昔比。美國在其「重返亞洲」戰略中急於在東南亞所謂「中國後院」中找到一個新的立足點。美國「拉攏緬甸」的戰略中,就包含了這層意思。

  這印證了一句話,美國正在從中國的「後院」下手,將緬甸拉進自己的勢力範圍。美國通過拉攏緬甸,可以將其作為「重返亞洲」這一核心外交戰略中的一部分,和中國展開影響力競爭。其目的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鬥志高昂地宣布美國在中國「後院」大展拳腳,並將中國「關進盒子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3: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