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竟然欠了中國這麼多錢 奧巴馬不敢說話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美國銀行全球財富和投資主管約瑟夫-昆蘭撰文:美國從中國輸入最多的東西既不是芭比娃娃,也不是蘋果iPods播放器,而是中國的儲蓄或現金。

  去問任何一個美國人,美國從中國進口最多的東西是什麼,然後,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傢具、玩具、衣服、鞋子、家用電器以及類似的與消費相關的產品。這樣的答案並不令人吃驚,因為貼著「中國製造」標籤的東西在美國的購物廣場里看起來是那麼的平常。美國從中國大量進口產品的事實是理所應當的。美國從中國大陸的進口額從1980年的10億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超過3200億美元。

  2007年也是金融危機的前一年,在同一時期,美國的出口額從38億美元上升到630億美元。雙邊貿易量的激增是中美兩國拓展商業聯繫最為明顯的表現。然而,貿易卻並不是兩個國家最大的或者說最重要的黏合劑,資本才是。

  一個不為美國人,甚至包括許多華府立法者所知的事實是,美國從中國輸入最多的東西既不是芭比娃娃,也不是蘋果iPods播放器,而是中國的儲蓄或現金。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大陸已經變成了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和美國最主要的貸款提供者。

  2001年之前,從中國流向美國的資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然而2001年後,中國大量的資本就如洪水一般湧入美國。

  在整個90年代,中國每年流向美國的資本平均下來還不到70億美元,在2001年也不過達到了當時的頂峰——500億——而已。此後,隨著中國儲蓄量的增 長,中國政府通過購買美元,或(對美國)貶值人民幣的方式力圖保持對美國出口的競爭優勢。通過這樣的努力,中國的國際儲備量在2007年達到了1.2萬億 美元,在一年以後又達到了令人瞠目的2萬億美元的頂點。

  在這一進程中,中國的儲備量超過了日本,也在亞洲重新布局了一個新的金融序列。這也將對世界上最大的負債國 ——美國產生重大的影響,即要求美國履行相應的義務。2007年以前,日本是世界上持有美國債券最多的國家,2007年末持有5810億美元美國債券,相對而言,中國總共只持有4780億美元的美國債券。然而,到2008年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債券卻達到了近7270億美元之巨。

  在2008年,資本從中國流入美國,或言之,中國的資本被換成了美國的債券。這些資產包括國庫券、政府代理債券、公司債券和美國股票在內,總量達到了1300億的頂峰。這一數額接近整個90年代期間中國累計流入美國資本總量的兩倍水平。更為甚者,這一數字還輕易地淹沒了同一時間從中國流入美國的其他東西,這些東西包括:電信設備(500億)、辦公機器(490億)、服裝和紡織品(290億)、電子機械產品(250億)和傢具(180億)。

  在同一年,中國流入美國的資本量佔美國總資本流入量的三分之一。需要強調的是,只要美國金融對一個國家依賴性 的增強,這個國家與美國的關係就會總是在酸澀和甜蜜之間搖擺不定。在未來的幾十年裡,中國與美國的關係究竟會向何種方向演化,這不僅影響著中國和美國,實 際上也影響著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地區。無論你喜歡與否,許多華府人士是不喜歡中國的。但是,中國已經變成了給美國甜頭的闊佬。

  這兩個國家從沒有把它們的金融之臀連接在一起,因為太平洋對岸的兩個國家之間是有瓜葛的。當美國努力在對待一些諸如伊朗、朝鮮和非洲等熱點地區問題上,試圖把中國拉入美國的戰略或策略目標體系時,這種(負債關係的)安排弱化了美國的手腕。

  美國不斷增長的金融依賴性也有損於其(超越貿易和投資的情況下)談判時的影響力。自美國不再是那根絕對強權的棒子的擁有者開始,它就不得不逐漸對中國說軟話了。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負債國,因此,儘管美國不斷地提出要求,中國還是緩慢地對人民幣升值。儘管中國政府確實也在對來自全球的壓力(要求中國在2010年6月前提供一個更為彈性的匯率制度)做出讓步,然而,中國仍然不會在短時間內讓人民幣變為可自由兌換的貨幣。

  在向美國扔進了數千億美元債券之後,中國在美國金融未來的賭註上不會再加大砝碼了。當美國的債務大山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不斷地越壘越高,中國就愈發關心美國的赤字開銷情況,以及這些赤字對美元和美國債券的影響。

  2009年3月,溫家寶表達了對美國金融體系健康情況的擔憂。他說道:「我們借了大量的錢給美國,我們當然關心這些資產的安全。誠實地說,我確實是有一點 擔心的。」在2009年的11月,中國反覆強調這一觀點「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美國將其赤字水平保持在一個合適的尺度上,這樣才能擁有一個穩定的匯率基 礎,才能傳達一種健康的信號,並促進世界經濟的元氣得到恢復」。

  勞拉-曼怛羅:「中國溫敦促美國政府將赤字保持在『合適』的水平上」

  中國如此擔憂美國的財政健康狀態和其持有的美元,中國政府也已提出一種設想,即建立一種可替代美元的世界儲備貨幣。美國自然已經駁回了中國的設想。全球經 濟仍然圍繞著美鈔這個核心而轉動。正如華府(Washington)所說的那樣,像中國那麼大的出口型國家將在很長的時間裡用美元來履行交易的義務。至於 究竟是多長時間,仍然是一個未知數。也許在幾十年以後人民幣才有可能表現出對美元的重大威脅,儘管,這種趨勢已經有了苗頭。

  中國已經做了這樣的決定,即在2010年7月末,允許香港對更多的產品以人民幣標價。中國政府以此作為這種趨勢進程中的一個步驟。歸根到底,美國和中國是彼此互有需求的。中國為了保持其出口機器正常運轉,員工有事可做,就需要靠近美國的市場;而美國方面儘管可以不需要中國製造的網球拍和運動鞋,然而這個世 界上最大的負債國會發現如果拒絕中國的資本,生活起來就會很困難。

  事實就是,人均GDP只是美國一小部分的那個世界上最窮國家之一中國,有3億人每天的生活費不足1美元。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將其儲蓄輸出到世界上最富裕的 國家——美國。這種畸形的經濟怪相可謂空前。如果一場經濟冷戰發生在美國和發展中國家之間,那些過多的資本(例如中國)將成為負債纍纍的美國身上的一個關 鍵的戰略性槓桿。

  「中國是個真正的明星。」提出「金磚四國(BRIC)」概念的前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這樣談起自己的感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3: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