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蘇聯驅逐出境的俄羅斯詩人布羅茨基,在他的著名散文集《小於一》中寫道:「一個人既不是孩子也不是成人;一個人也許是小於『一』的。」他和索爾仁尼琴一樣流亡美國,不同的是,他進入大學寫作執教,開始用英語寫作,他是作為一位美籍俄裔詩人獲得諾獎的。與索爾仁尼琴「為人類而藝術」的野心不同,布羅茨基的寫作處於「小於一」狀態。「從前,有一個小男孩。他生活在世界上一個最不公正的國家裡……」從一個人、一個小男孩開始,而非從全人類、全世界開始。米沃什評價布羅茨基,「他對世界的態度是一種疏離狀態(his attitude towards the world was sort of detachment)。」布羅茨基自己則說,他所追求的不過是「個人主義精神(spirit of individu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