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史上千古不變的九大驚人定律(4)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4-4-6 11: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四定律——敵戒定律

  唐代柳宗元有一篇題為「敵戒」的短文,其思維邏輯與常人常理完全相悖,富含哲理,是一篇奇文,轉錄如下:

  皆知敵之仇,而不知為益之尤;皆知敵之害,而不知為利之大。秦有六國,兢兢以強;六國既除,訑訑乃亡。晉敗楚鄢,範文為患;厲之不圖,舉國造怨。孟孫惡臧,孟死臧恤,「藥石去矣,吾亡無日」。智能知之,猶卒以危,矧今之人,曾不是思。敵存而懼,敵去而舞,廢備自盈,祗益為愈。敵存滅禍,敵去召過。有能知此,道大名播。懲病克壽,矜壯死暴;縱慾不戒,匪愚伊耄。我作戒詩,思者無咎。

  

  從來人們都把敵人看作是禍害,無力者避之,有力者根除之。唯獨柳公認為,有敵人是好事。 毛澤東對這篇短文推崇備至。

  毛澤東一生,空前絕後,以他的眼光,審視歷史,何以對這篇短文情有獨鍾?

  古人治國,由大亂到大治。毛澤東治國則反其道而行之。階級鬥爭,一抓就靈,一個接一個的運動,把整個中國搞得如火如荼,水深火熱。毛澤東的鬥爭哲學是否與《敵戒》中宣示的哲理有某種契合?

  千年大樹,其里皆空。我們這個老大帝國,歷經幾千年,早已完全腐朽了。

  比較中國的歷史與西方的歷史有很大的不同。歐洲大陸,自羅馬帝國以後,列國爭雄,就像我們的春秋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總有打不完的戰爭。一個國家,要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必須勵精圖治。所以,西方文化中的主旋律是競爭。西方的政治、哲學,市場經濟,都強調競爭。在他們的電影、遊戲中,充斥著激烈的爭鬥場面。

  我國的歷史與歐洲完全不同,自秦統一以後的兩千年,幾乎一直是一國獨大的局面,周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口與經濟實力可以與這個中央帝國「度長絜大,比權量力」。

  沒有強大的敵人,失去了外部的壓力,內部自然就腐化。未聞邊塞號角,但見歌舞昇平。自秦以後,皇朝的歷史,一代不如一代,整個社會的精神處於退化之中。

  正是這種歷史環境長期地作用,使中國人鴆於安樂,不思進取,怯懦畏葸,麻木不仁。

  中國人發明了火藥,把他造成鞭炮,用於喜慶娛樂之中。西方人卻把他造成武器,使人類的戰爭由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

  沒有了競爭的壓力,也就失去了不斷創新進步的動力。

  當今世界,美國人橫行天下。是三次大戰(兩次熱戰一次冷戰)造就了美國人之「橫」。 中國人講究「中庸」,講究「和為貴」,這是我們的哲學,我們的傳統。熱愛和平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條件是不會有別個打進來,亡了國。

  我不是法西斯式的好戰分子,對於階級鬥爭那一套更是深惡痛絕。但我相信達爾文的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中華民族要真正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一定要克服我們千年之惰性,振奮民族精神,從容面對當今世界的挑戰和競爭。

  梁啟超鼓吹《少年中國說》,「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霹靂之聲,撼人心魄。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3: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