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美國福特級航母的五大致命軟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高調宣傳、高昂造價、高速建造的美海軍「福特」號航母,這些年被美國高官及其媒體吹得「天花亂墜」,大有所向披靡之勢。

毋庸諱言,「福特」號航母及其後續航母,由於採用了10多項高新技術、全新隱身的F-35C四代戰機、威力無比的新概念武器,自然有其過人之處。但是,與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樣,福特級航母也有其兩面性。在龐大的身軀、與眾不同的戰力背後,福特級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不足和缺陷,有些甚至相當致命。

第一,為了使福特級航母起點較高,美國海軍一次性引入13項高新關鍵技術,使用高新技術的比例超過60%。這在世界各國海軍乃至美國海軍中,是絕無僅有的。然而經過幾年的研究和加力試驗,迄今仍有6項尚未達到裝艦技術水平,尤其是電磁彈射器、先進著艦攔阻裝置、雙波段雷達3項。

美國許多技術專家和軍事專家認為,弄不好將拖整個航母服役進度的後腿。例如,原擬定2016年前裝艦的雙波段雷達中的S波段廣域雷達,至少要到2017年才能達到裝艦水平。再如,X-47B無人機在2013年前8個月的5次著艦試驗中,有3次失敗,今後的試驗是否順利也是個未知數。

第二,福特級航母安裝有兩座貝蒂斯核動力試驗室的A1B型壓水堆,以及1.38萬伏的配電系統,供電能力20萬千瓦,是現役尼米茲級航母配電系統6.4萬千瓦的3-4倍。

福特級大容量的供配電系統能滿足全電力推進系統、電磁彈射器、電磁軌道炮及激光武器等新概念武器的大量用電需求。但在總體性能有所增長的同時,也容易出現電路故障、局部用電過大或動力系統故障等,從而導致整個系統癱瘓。鑒於美國福特級的電力推進系統尚未發展成熟,因此前3艘福特級航母仍將以蒸汽渦輪直接驅動4軸螺旋槳推進。

第三,由於福特級航母採用了更先進的C4ISR系統,而這些系統其實相當脆弱,極易受到對方電磁干擾和強力打擊,從而影響整個指揮通信系統或火控系統等,造成作戰失利。此外,核動力裝置的安全與防護也要比普通航母的常規動力複雜、麻煩得多,出危險的概率也大。

第四,首制艦「福特」號的研製與建造共耗資137億美元,其中研發費用32億美元,建造費用105億美元;前3艘後續艦的成本儘管限定在80多億,共計耗資320億美元以上,是美國海軍史上最為昂貴的航母。

如果再考慮整個航母編隊全壽命周期2500億美元的成本,即使財大氣粗的美國也感覺有點吃不消。隨著金融危機繼續加深,設計與建造成本還將有可能增加。按其第一艘「福特」號航母的造價,是尼米茲級最後一艘「布希」號64億美元的兩倍還多。

第五,自身目標過大,且編隊龐雜,極易被對方探測發現。戰後,美國各級航母越造越大,福特級航母的塊頭一點不比尼米茲級小,滿載排水量超過10萬噸。儘管從艦體設計、飛行甲板、雷達、紅外、電磁等諸多方面採取了很多隱身措施,但「樹大招風」、反射截面積、紅外、電磁輻射值依然過大;在日益先進的多種探測器材綜合作用下,很難做到「藏蹤匿行」。

福特級航母.jpg (30.83 KB, 下載次數: 2)

美國福特級航母

美國福特級航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8: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