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菲律賓在仁愛礁挑釁中國 背後到底仰仗什麼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這階段南海的仁愛礁持續升溫,成了熱度極高的公眾話題。這座島礁以及它背後整個的南海爭端在平常的都不乏關注,但此次雙方政府層面不同尋常的強硬姿態令人難免有所聯想。

  3月29日,搭乘漁船的菲律賓軍隊在南海仁愛礁附近,與中國大陸海警船發生激烈對峙。菲律賓軍方說,這艘搭載士兵的漁船,已達成對坐灘軍艦運補和輪調部隊的任務。兩軍對峙了約2小時。此後菲律賓突破攔截,將補給運到了在仁愛礁上坐沉的登陸艦。而另據報道菲律賓方面強闖我南海仁愛礁時,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一艘戰艦在仁愛礁海域游弋,一艘從菲律賓蘇比克灣秘密潛艇基地派出的美國偵察潛艇也趕到事發海域附近,而一架有美國海軍標誌的飛機掠過仁愛礁上空。

  截止目前雙方還在對峙中。而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文章《菲律賓得意忘形 必自取其辱》。在上有官方批評下有民間支持的情況。「打」成為了此次仁愛礁事件的唯一出路。

  「南晉地處江南,君臣團結一致,不可輕易出兵。」而打是一幅猛葯,那麼中菲之間只剩下打了嗎?

  仁愛礁問題的由來

  仁愛礁是一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約5.6公里的環礁,低潮時大部分出露。北半環較完整,南半環斷成數節,形成若干礁門。30噸船隻可進入礁湖。我國 1935年公布地名為湯姆斯第二灘,1947年公布名稱為仁愛暗沙,1983年公布為仁愛礁。我國漁民向稱斷節,外文稱為Second Thomas Shoal。

  1999年菲律賓借口船隻故障將一艘美製老式登陸艦在仁愛礁東北部座灘,此後數年,菲方不斷輪換艦上人員,但未在礁面上建設設施,至今登陸艦仍座灘仁愛礁。目前菲律賓宣布駐守的9個南沙島礁中包含仁愛礁。

  中菲美南海力量對比

  菲律賓海軍在整個東南亞海軍當中是最小規模的海上力量,說實話能不能稱為海軍都是一回事。菲律賓海軍現役總兵力為2.4萬人,海軍陸戰隊為8700 人,海岸警備隊為3500人,另有預備役約為1.7萬人。菲海軍只設有1支艦隊,艦隊下設常備艦隊、巡邏部隊、服務部隊、突擊艇部隊、海軍航空群以及海軍特戰群。

  菲律賓海軍的艦船總數不少,據統計截止2010年還有120艘左右。其中主要作戰艦艇66艘,輔助艦艇50餘艘。但仔細觀察其艦艇組成,實在是令人無法恭維。

  菲律賓海軍最大的軍艦是「德爾皮納爾」號。它是前美國海岸警衛隊「漢密爾頓」級巡邏艦,該艦的航速、適航性、續航力出眾,但是武器裝備非常薄弱,儘管 3200多噸的艦體擁有很好的改造潛力,但是菲律賓從美國海岸警衛隊手中買下了這艘40年艦齡的老艦時,並未對其進行大改。菲律賓海軍火力最強的戰艦是 「拉賈•胡馬邦」號護衛艦,這是一艘參加過二戰艦齡68年的「海上活化石」。「拉賈•胡馬邦」號護衛艦的是菲律賓海軍旗艦,是一條美國1943年下水的急造驅逐艦。它現在基本上已經不出海了。菲律賓海軍已經確定要購買韓國退役的「浦項」級輕型護衛艦,可惜到現在為止「浦項」級還沒有付款,更不用提人員培訓和交貨了,「浦項」級輕型護衛艦暫時無法開到菲律賓。

  在空軍和航空兵方面,菲律賓海軍擁有14架飛機,空軍只有從韓國購買的幾架KT-1螺旋槳教練機、OV-10和幾十架直升機。上述這些飛機都不具備海上精確打擊能力,甚至進行陸上打擊目標都很困難。

  中國方面目前可以達到黃岩島的執法力量有中國海監、中國漁政、中國海事三家海上執法部門。中國目前有數艘新型海上執法船列裝服役。這些新型千噸以上執法船具有較好的續航能力,完全可以航行至黃岩島並進行一定時間的巡航,在海上糾紛中可以憑藉堅固的船體強行進行各種機動動作,達成壓制我方海上衝突的目標。不過,菲律賓海軍現在引進的「德爾皮納爾」號本來就是巡邏艦出身,從理論性能上分析「德爾皮納爾」號對抗我新型海上執法船還是具有一定的性能優勢,尤其是其安裝的大功率燃氣渦輪機使得「德爾皮納爾」號能跑到29節,這幾乎是可以編入航母戰鬥群的主力戰鬥艦艇的航速標準。不過,在南海衝突中「德爾皮納爾」號也是打前鋒的菲律賓海軍頂樑柱,在與我現役海上執法船的爭鬥中並未顯示出壓倒性優勢。

  而中國人民解放軍還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南海艦隊,在水面艦艇方面,南海艦隊擁有「中華神盾」170艦、171艦以及168艦和169艦,部分 054A新型護衛艦都率屬於該艦隊。南海艦隊現有艦艇350多艘,其中驅逐艦9艘,護衛艦17艘,核潛艇3艘,常規潛艇21艘。南海艦隊空中力量有兩個海軍航空兵師,一個戰鬥機師和一個轟炸機師此外還有一個專為西沙基地運送物資和人員的獨立運輸機團一個負責南沙海域空域的巡航團和一個艦載直升機大隊。

  南海艦隊的海軍陸戰第1旅下轄七個營:3個陸戰營,1個裝甲營,1個炮兵營,1個兩棲戰車營和1個通信營。第1陸戰旅常年維持著極高的訓練水平,兩棲作戰能力絕對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是中國軍隊中戰鬥力最強的勁旅之一。該旅還負責部分守礁守島任務。

  上述強大兵力均可以在南海危機中凸顯作用,其中大型水面艦艇可以無需海上補給的情況下航行至仁愛礁並進行一定時間的部署,任何一艘戰艦拉出來都可以將菲律賓海軍「包餃子」。那麼打菲律賓為什麼不可以呢?

  菲律賓背後的大國勢力

  如果談到菲律賓幕後最大的財主,美國自然是首當其衝。上世紀90年代前,美軍曾在蘇比克有海軍基地,克拉克有空軍基地。但後來被菲律賓政府趕走了。但隨著近年來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實施,菲律賓又重新開始歡迎美軍進駐。菲律賓國防部長加斯明3月27日表示,菲正在考慮向美國和日本更大程度地開放其軍事基地。加斯明說,菲律賓當局正在制定一項初步計劃,以允許美軍更長時間地進駐菲律賓軍事基地,這一計劃同樣也可能適用於日本自衛隊。

  而美軍在菲律賓早已沒有常駐部隊,但12年間一直保持著美軍特種作戰部隊赴菲律賓輪換。這支部隊的規模約400人左右,扮演著協助菲律賓政府軍打擊恐怖分子的「顧問」和「教官」角色。顯然美國陸軍是用不上這麼大的基地,那麼誰會用上呢?

  數據顯示,僅僅到今年目前為止,訪問蘇比克灣的美軍軍艦和潛艇就達到72艘之多,而在去年全年的到訪艦艇數目為88艘,2011年為54艘,2010 年為51艘。數量如此巨大正是說明了美國打算積極介入南海局勢,打壓中國海軍。而菲律賓方面狐假虎威,利用美國做擋箭牌,頻繁的在南沙群島鬧事。在這次南海對峙中,美軍出動的P-8I海上巡邏機據稱就是從菲律賓起飛的。

  另一個參與南海攪局的是日本,日本早在2012年3月報道該國政府考慮向菲律賓提供10艘巡邏艇,其中最大1000噸。而此消息在被菲國防部長加斯明證實,稱這是為提高菲律賓在南海的「領土防衛」能力。

  日本這次向菲律賓以「援助」名義公開出口武器,是在日本政府放鬆「武器出口三原則」後作出的第一項決定,令人十分關注。在南海局勢依舊複雜的今天,日本的這一舉動被外界指責為「攪混南海局勢,平衡中國影響力」。對此有評論認為,日本明目張膽、赤裸裸地插手南海問題,積極配合美國的東移戰略,可以說,這也是「日軍」武裝干涉南海爭端的第一步。

  日本積極介入到南海爭端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想分散中國在釣魚島、東海問題上的注意力;二是日本想利用這一機會增加它在釣魚島問題上的談判籌碼。日本用心險惡。

  該出手時就出手

  中菲直接發生海上戰鬥,這意味著兩國外交已經徹底掐斷,政治談判無法解決問題,兩國的意見暫時也無法繼續談判,而此時的仁愛礁衝突表現出來的後果極有可能是熱戰。在不得不以海上戰鬥的形式解決南海島嶼衝突時,中國必須提前做出準備,如果事態繼續發生惡化,菲方無視中國海監船的監控,繼續向坐沉在仁愛礁上登陸艦補給,並且繼續派出軍艦和飛機光臨爭議島嶼附近,並長期與我艦艇形成對峙。

  菲律賓當前的海軍很可能出動「德爾皮納爾」號巡邏艦和同級2號艦一起出擊,而我方艦船編隊包括2-4艘驅護艦。艦艇的選擇方面,南海艦隊所屬的任意驅護艦從老式「江湖」級護衛艦到最新大型防空導彈驅逐艦都完全勝任作戰任務。而適合和菲律賓海軍作戰艦艇就是中國老式「旅大」級驅逐艦。

  其實,中菲如果發生海戰,就是一場視距或者超過火炮射程的海戰,但是與中國之前的海戰所不同的是,將來的戰鬥會使用反艦導彈。而中國反艦導彈「鷹擊」-8系列反艦導彈在使用上更加靈活方便。

  我方進行的海上戰鬥是菲律賓海軍前來挑釁的艦艇遭到毀滅性打擊,我方艦艇編隊、施工人員只會受到輕微損失。而菲律賓海軍只有「德爾皮納爾」號巡邏艦上1門76毫米火炮,就算菲律賓海軍提前開火,給我方造成的傷亡也可以忽略不計。

  開戰為什麼不行?

  如果仁愛礁衝突朝著開戰的狀態下發展,那麼將是整個東南亞乃至世界範圍內的一次劇烈事件,對於此後的南沙局勢、東盟內部乃至西太平洋海上格局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對於菲律賓來說,則是一場軍事遭難。總的來說,由於中菲之間的軍事力量對比過於懸殊,與菲律賓開戰可能性很小。然而如果我們把此次事件放在整個南海來看,甚至是中國復興的大視野中去觀察,打似乎是唯一出路。在牽涉南沙群島問題中,拿下菲律賓可以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而如果還是祈求於和平方式解決南沙群島問題顯然不可能了。在菲律賓的官僚統治階層中,已經把南沙群島當成了一個政治砝碼,一個「談」字不會化解危機,更不會談出實質性成果。談判只會是延長菲律賓方面侵佔南沙群島的時間。

  「任至亦有義盡的時候,忍無可忍就無須再忍。」現實的做法就是採取畢其功於一役,通過打來收復南海各個島嶼,因為南沙群島完美的解決方案從來不存在。而對於仁愛礁以及其他南沙群島,我們也不會放棄利用和平來解決南沙群島危機,因為這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解決方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8: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