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被囚禁」名流的隱秘毒圈:吸毒已成另類社交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看著電腦上李代沫吸毒被抓的新聞,醫生方文並沒有表現出太多驚訝。這一年裡,他見識了太多類似的年輕有為的吸毒者。他工作於北京一所特殊的戒毒醫院。他的病人里,有人才華橫溢,有人身家過億,最終卻都成為毒品的奴隸。

  與吸毒者接觸的日子,方文開始意識到「圈子」的存在。那是把這些年輕人拉入吸毒深淵的罪魁禍首。「圈子」隱匿在城市的奢華夜場;「圈子」隱藏在酒店的高級套間。在圈子裡,名流們將吸毒當作時尚,當作減壓和社會交際的方式。一些吸毒的明星甚至認為,少量吸食冰毒,會讓表演效果更佳,吸毒後幾晝夜不吃不睡,有利於連軸拍戲和減肥……

  如果說戒毒是自我救贖,剷除圈子則是社會的驅毒之道。

  1. 「被囚禁」的名流

  爬上4樓,從欄桿間隙,醫生方文向保安要來鑰匙,「咣當」一聲,拉開一扇緊鎖的白色大門。他轉身,落鎖,又是「咣當」一聲,把自己關進一個隱秘的世界。

  這裡是北京高新醫院的戒毒治療科。方文是這裡的醫生,在此已工作近一年。這天是北京初春,然而醫院內的氣氛卻有些壓抑。雖然樓下的大院里停著寶馬、賓士等豪車,但這裡已與正常人的社會隔絕。

  戒毒者身為富裕階層——當然,這裡的戒毒費用也並非一般人可以承擔得起:15天戒毒療程,收費1-2萬元。

  醫院院長劉相富說:「以往吸食毒品的多是社會下層,現在有往社會中上層蔓延的趨勢。」他們的病人,既來自京城,也來自外地。有夫妻,也有兄弟。普遍年齡30歲左右,最小的只有16歲。

  醫生方文每天都要通過病房的透明玻璃窗,觀察他的病人們。在戒毒治療科的一年多里,他見識過各種各樣的名人、富人。

  他接待過資產十幾億的生意人。那位「陳老闆」有時開來賓士450,有時開來寶馬750——早年他因為感冒頭痛,被朋友騙說「吸海洛因能緩解」。十幾年後,他一眾吸毒的朋友大多落魄。

  方文還接待過外地的副處級官員。這位「副處長」因為幫人辦事接受款待,在KTV吸上了冰毒,後來因為吸毒腦幹出血,被迫住院治療。他們還曾有幾個病人是外地的公務員,在吸毒暴露后被單位開除。

  方文當然也接待過和李代沫差不多的演藝明星。那是一位「大姐大」性格的女星,男友吸冰毒,她決定與男友「志同道合」,從此成了「圈子」里的一員。

  「這些看上去什麼都不缺的人,為什麼要吸毒?」醫生方文也曾有過疑惑,他後來慢慢總結,這些名流「溜冰」的原因包括:好奇、逃避現實壓力、追求時尚、體驗性亢奮。

  他甚至發現,有一些沾染毒品的明星認為,少量吸食冰毒,會讓自己更易動情,表演效果更佳;吸毒后可以幾晝夜不吃不睡,有利於連軸拍戲和減肥。

  財富、權力、聲名……在毒品的誘惑下都是同樣的結局:醫院實行全封閉管理,和監獄有幾分相似。為了防止病人偷吸,醫院的浴室和廁所蹲位都沒有門。

  這些病人對毒品的渴求,讓方文毛骨悚然。

  「我真想把它一口吞下去。」看著醫院走廊的戒毒宣傳圖片,一個病人對他如此說道。那圖片上印著海洛因的頂級純品。病人向醫生傾訴,毒癮發作時如蟻噬髓:「恨不得自己變成一隻螞蟻,從醫院的窗戶爬出去。哪怕爬上20公里,也要夠到毒品。」

  3月30日這天,一位病人再也無法忍受戒毒之痛,嚷著要求出院。他有兩百多斤,四五個保安才將他勉強按住。醫院裡回蕩著他的喊叫聲:「等出院,我要弄死你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6: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