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金與比特幣上演終極對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4-3-26 18: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暫且管這叫末日預言者大戰吧。



    在網際網路的某些角落,全球貨幣體系崩潰或惡性通脹這樣的話題總會引發熱烈討論,而其中有一個話題尤其能引起熱議——比特幣和黃金一樣值錢嗎?



    自1971年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崩潰、以及隨之而來的兩位數通脹后,投資者就開始把黃金作為對抗通脹的避險首選以及對某些央行的制衡措施。這類央行的能耐就是,把大肆印鈔和讓貨幣貶值作為減輕公共債務負擔、鼓勵出口增長的手段。但黃金除了常常會在通脹環境中價格飛漲外,它還確實是對抗比通脹更糟的情況的一種籌碼。畢竟,普通股、不動產或是免受通脹影響的政府債券都能讓你免受政府發行的貨幣貶值的侵蝕。但對全球很多投資者來說,如果出現比20世紀70年代式的通脹還要糟糕得多的情況,比如戰爭或經濟持續低迷,黃金還是對抗這些狀況的出色保護手段。


    不過,比特幣現在已經越來越接近主流了,而且還能提供許多與黃金一樣的特質,比如稀缺性以及不受政府影響。那麼它與黃金相比,哪個能更好地幫助投資者抵禦極端惡劣的形勢呢?



    作為保值手段:能挖掘的比特幣總量已預設為2100萬個,而可開採的黃金總量到底有多少則是個更為複雜的問題。長期以來,黃金供應量增幅大概是每年增長1-3%。但從短期來看,由於新探明儲量的影響,金價必然會經常出現大幅波動。當然,作為一種新技術的產物,比特幣肯定比黃金更容易波動。但從長期來看,由於2100萬個比特幣挖完后不再有新比特幣,我們可以預計它將最終成為一種比黃金更好的保值手段。



    優勢方:比特幣。



    充公風險:在發生大範圍社會動亂或經濟衰退時,確實存在政府沒收私人財產的風險。實際上,1933年和1934年間,美國政府就宣稱私人持有黃金非法並強制沒收。一開始是由總統頒布行政命令,隨後又通過國會法案執行。當時持有黃金的人因為這種充公獲得了一定補償,但這種政策的出發點就是要使美元對黃金貶值,因此這些人實際上並沒有獲得被充公資產的真正市場價值。



    如果再發生類似情況,那到底是持有黃金還是比特幣更安全?在某種程度上,這個問題其實無所謂。如果政府打算收走你的黃金或比特幣,而你堅決不從,那你怎麼樣都是觸犯了法律。但如果你決心要讓政府這種做法沒戲唱,可能持有黃金比持有比特幣更管用。的確,是有辦法來買比特幣讓自己的身份無法通過比特幣數據區塊鏈查到,但比起在錢幣展上買點黃金並不向政府報告來說,這還是要更複雜些。



    免責聲明:不用說,違法就是違法,這麼做絕不可取,哪怕是在最糟糕的假想情境中也是如此。

    優勢方:黃金。



    對沖最壞情況:如果一想到可能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你就夜不能寐,那很難想象比特幣能比黃金更讓你安心。畢竟比特幣要靠網際網路才有用,如果一旦斷電或是沒法上網,那比特幣就會一錢不值,哪怕你把它們存在物理介質里也不管用。

    優勢方:黃金。



    便於使用:比特幣可能在那些不太理想的環境中更有用,比如如果身處一個政府喜歡彈壓或不負責任、但仍然能夠上網的國家。比如比特幣在阿根廷這樣的地方就日益流行,這完全是因為該國貨幣管理混亂,經濟長期深陷通脹。在這種環境中,比特幣就比黃金更有價值,因為實物黃金儲藏運輸都很昂貴,而花費、存儲比特幣卻幾乎毫無成本。


優勢方:比特幣。



    現在可以看出,在這場硬通貨的較量中很難判定誰是贏家。無論是黃金還是比特幣,它們的價值多數來自投機,即主要基於投資者對政治形勢發展的預測。而政治形勢比利潤更難預測,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主流經濟學家和理財諮詢師的建議是,個人財富中只要把一小部分放到黃金和比特幣這種另類投資中。



    當然,這並不是說黃金和比特幣就沒有價值,只是它們的價值實在難以預測。比如,如果來一場成功的政治運動,恢復黃金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那金價就可能飆升。這並不是什麼瘋狂的念頭,因為美元標價的浮動匯率已導致新興市場缺乏穩定性,也導致全球貿易不平衡。比特幣也符合這一點。如果它能足夠普及,政府也能接受它,甚至將其納入自己的法律體系,那比特幣現在瞄準的每個600美元的價格可能依然顯得很便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2: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