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b\最新DNA技術能夠繪製犯罪人員容貌特徵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3-26 07: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03月25日 07:25
來源:鳳凰科技


DNA技術能夠繪製犯罪人員容貌特徵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2014年3月25日消息,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近日美國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革新性的新技術,通過將特殊的基因標記與面部形狀相連,從而實現利用犯罪現場留下的DNA基因標記生成罪犯面孔的圖片,這是朝所謂的「基因面部照片」邁出的第一步。

從犯罪現象採集的DNA可用於製作犯罪分子或者受害者的粗糙圖像,這種基因面部照片應該比計算機生成的「電子面部特徵」(e-fits)更可靠,後者是基於目擊者的記憶描繪的。

為了確定這些基因,科學家們關注於導致面部和頭部變形的已知基因變異。據稱這些正常的基因會影響個人特徵。例如,一種基因會影響嘴唇,而另一種會影響眼部附近的形狀和骨骼的分佈,而第三種基因則會影響中央面部和頭骨的外形。

科學家們一共發現了20種對面部外觀產生「顯著影響」的基因。「我們一般利用DNA來匹配個體或者鑒別個體的身份,但其實從DNA里你可以獲得更多信息。」 研究首席科學家、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的馬克·施賴弗(Mark Shriver)教授這樣說道。「目前我們還無法實現利用DNA獲得面部信息,或者從面部特徵獲得DNA信息,但是理論上這是可行的。」 施賴弗補充說道。


基於來自美國、巴西和維德角、具有西非和歐洲混合血統的人類的一系列面部形狀,並對3D面部圖像數千個坐標的網格進行測量,研究小組首次研發了一個模型。 同時科學家們還利用了統計方法以確定面部差異與性別、種族和個人基因變異之間的關係。這一研究的啟示意義不可估量,它提供了基於基因標記來建立面部類型資料庫的可能性。

這項技術還可用於校驗親子鑒定中父親的身份,或者利用DNA化石重建人類遙遠祖先的面孔。「這樣的預測模型可能對於法庭證據也非常有用。例如:有關人員可以測試犯罪現象留下的DNA,從而預測面部特徵,幫助縮小潛在嫌疑犯的範圍。」

「我們的技術還可用於預測子孫、已故先人以及已滅絕的人類物種的面貌。此外,這些方法也可能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診測工具。」科學家們補充說道。這項最新研究被發表在《公共圖書館·科學遺傳學》期刊上。(編譯/嚴炎劉星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8: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