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談談餘額寶,馬雲的野心和央行最近監管--我就是來打醬油有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餘額寶為什麼成功

  餘額寶的原理就不繼續普及了,其本質就是個貨幣基金。但問題是,天弘基金本來只個三流的基金公司,貨幣基金在市場上也存在了很多年,為什麼會在餘額寶推出之後,突然爆發呢?根本上,在於定位,餘額寶推出的競爭對象就沒有放在其它公司的各種貸幣基金之上,而是放在了銀行,看中的是巨大的銀行活期存款的市場,中國的銀行活期存款總量達到14萬億,即使吸引1%也有1400億。如果吸引10%則達到1.4萬億。這個市場遠遠大於之前貨幣基金的總量。

  二:餘額寶的護城河

  很多人都說,在中國,創新是很可怕的東西,特別是在IT領域——因為有個騰訊。如果你有在網際網路等方面有個好的點子,自己開個公司,那麼失敗的可能性很大——只要騰訊看中了這個領域。的確,只有點子是不夠的,甚至初期的成功是不夠的。當然餘額寶背靠阿里的巨頭,實力和騰訊不相上下。但餘額寶模式並無什麼特別之處,因此理財通,百度錢包等等也是紛紛推出,IT巨頭+基金公司的模式很容易模仿,餘額寶靠什麼保侍老大的地位?餘額寶的護城河在哪裡?

  餘額寶現在的領先,一是啟動比別人早,二是阿里的名氣很大。但餘額寶本質是金融生意,雖然吸引的是小散的錢,但大家都是沖著收益來的。如果持續性的收益率比別的寶寶都低,估計人氣很快就沒了。當然各家寶寶都是貨基,這個對基金經理的要求不高,收益率也就差個0.2,0.3算多的了(穩定期),但收益率差別不大,餘額寶靠什麼吸引人?餘額寶目前的最大優勢在於和支付寶掛鉤,可以直接在淘寶,天貓進行網購,在淘寶,天貓又佔了中國網上購物的半邊江山。理財通的弱點也在於此,不能直接購物,雖然增加安全性,但犧牲了方便性。

  三:餘額寶的未來——馬雲的野心

  餘額寶是個好東西,我想不少人用習慣了之後,已經開始每個月發工資之後,就把錢轉到餘額寶。手上只留一點現金,購物盡量用信用卡,信用卡還款日再把錢存入,房貸扣款日再把錢存入扣款帳戶。

  那麼如果從一個網際網路企業的思維,提高用戶的使用感受,應該怎麼做?首先是設定工資日,信用卡扣款日,房貸扣款日,到期提醒。到這一步還有人覺得不方便呢?所以在想,如果有一天工資直接發到支付寶轉存入餘額寶,信用卡到期直接在餘額寶扣款,房貸,水電費,物業網費等等所有費用都在餘額寶一個賬戶搞定,該是多少方便的事情。

  不考慮銀行同不同意,能不能實現等等方面,假設這些業務都脫離銀行了,由類似餘額寶這樣的一統天下,暢想一下,未來收入直接進餘額寶,支出也從餘額寶走,超市商場不用銀行卡,都是刷一下手機完成支付,甚至最大限度的脫離現金的使用,對國家來說,掌握了幾乎每個人的收支情況,偷稅洗錢什麼也難了,對於個人,方便快捷是第一,收益也比活期強多了。不過這時支付寶公司的權力太大了,要收回國有化才可以。而且最好也要有幾家進行競爭。

  四:央行的最近監管

  央行的監管炒得很熱,但很多評論都是非常錯誤。比如懷疑什麼一年只能買一萬餘額寶之類,完全是誤讀。排除這些誤讀,央行監管政策的核心有幾點:

  1 限制支付寶轉帳。用支付寶轉帳,特別是轉給他人,就脫離了銀行的監管,好的方面想這個管理為了安全,壞的方面想原來跨行跨地區轉帳是要收費的,前二年開始的超級網銀也被要求收費了,但支付寶轉帳免費,這就動了銀行的蛋糕了。

  2 限制支付寶和餘額寶的互轉,主要目標是以後用銀行卡買餘額寶可以,但支付寶的錢不能買餘額寶了。同時對應的,餘額寶里的錢不能直接用來購物了(草案還是放了一條口子)。這個其實動的是餘額寶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又沒有打擊擴大化,不過現在一片反對之聲,估計就是通過,口子也要開得比較大。

  央行的監管,其實從銀行的角度來看,是非常合理的。雖然現在餘額寶的規模不算大,但可怕和是趨勢,如果網際網路公司,微信之類幹掉簡訊甚至電話,讓通信公司管道化一下。銀行也面臨被網際網路金融,特別是支付寶這樣的管道化的問題。雖然目標是一個趨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8: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