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商道》:小富勤勞出 大富天成就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4-11-27 21: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商道》:小富勤勞出 大富天成就

  古諺有云:「小富勤勞出,大富天成就。」那麼,有「天下第一商」之稱的林尚沃是怎樣區分誰能成為小富,誰能成為大富的呢?請看《商道》中的一則小故事。

  -三個借錢人

  林尚沃任郭山郡郡守時的一則逸事流傳至今,從這則故事中可以看出林尚沃對經商的  
獨到見解,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商業哲學。

  自林尚沃到郭山郡任郡守之日起,廂房裡無時無刻不擠滿了來借錢的人。一天,林尚沃走進廂房,有三個人等在那裡要求借錢。三人的說法如出一轍,都說借錢去做生意。

  林尚沃借給他們每人一兩銀子,讓他們拿著一兩銀子去,五天之內儘力而為,看能掙回多少錢來,然後根據掙錢的情況再決定借給他們多少錢。

  五天後,借錢的三個人非常守時地又來到林府。第一個咸鏡道商人說:「我用這一兩銀子買了些草繩,做成了五雙草鞋,每天拿到市場去賣,一天賣一雙,一雙掙一分銀子,五天共掙了五分銀子。」

  第二個平安道人說:「我用一兩銀子買了竹子和窗紙,用一天時間做了五個風箏,第二天趕上春節,一會兒就賣光了,現在我除了一兩銀子的本錢,還掙了一兩銀子。」

  而第三個黃海道人以一種不屑地神情回答:「大人,您覺得一兩銀子能做什麼生意呢?」原來這位拿一兩銀子喝酒去了,喝得只剩下一分,然後用一分銀子買了張白紙,在白紙上寫了封所志。內容大概是說「我目前正在一所寺廟裡攻讀四書五經,請義州府尹老爺為我提供一些讀書期間的開銷。」結果府尹差人送來了10兩銀子。

  當初借錢給他們時候,並沒有規定做生意還是用什麼其他辦法,現在該林尚沃實踐自己諾言的時候了。林尚沃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借給編草鞋的100兩銀子,借給做風箏的200兩銀子,借給寫所志的人卻一出手就是1000兩銀子。

  林尚沃又讓他們各自寫下借據,一年後再回來。

  -一年之後

  一個旁觀的書生問林尚沃為什麼這麼處理,林尚沃說:「編草鞋的兢兢業業,不會浪費一點錢,他這種人肯定餓不死,但也成不了富人;做風箏的比做草鞋的聰明,有頭腦,擅長觀察時機,但做生意僅僅看到眼前的時機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這類人確實有些成了富人,但不可能成為巨富。」

  「至於那個寫所志的醉鬼書生,這人不會為錢所累,為錢去拚命的人根本掙不到大錢,順其自然而為之才是掙錢的最高境界,如果過分追逐錢財,事業肯定要失敗。」

  一年以後,三人又一次聚集到林府。編草鞋的還清了他借的100兩銀子及利息,他用借到的錢開了一間鐵匠鋪,製作犁、鏵等工具掙了些錢。

  而做風箏的用借的錢從沿海販賣鹽和干海貨到內陸,再從內陸購買藥材運到全國各地出售,現在已經開了五家店鋪。

  而寫所志的書生這次卻是空手而來,他說:「我拿1000兩銀子去了平壤,本想販馬,但被一個漂亮的妓女迷住了,一個月不到,我還未搞清怎麼回事,1000兩銀子已經沒了蹤影。」後來約定的時間快到了,他從妓女那裡借了5兩銀子來見林尚沃。誰也沒料到,林尚沃又借給他2000兩銀子,照舊要求一年後再見。

  但一年過去了,到了約定的日子,那個黃海道人影蹤全無,壓根沒有露面。

  -八年之後

  一晃數年過去了,已被大家忘得一乾二淨的那個黃海道人出乎意料地出現在林尚沃面前,這次他要借10頭牛和10輛結實的牛車。林尚沃二話沒說,吩咐手下照辦。

  10天後,黃海道人回來了,令人驚訝的是,10輛牛車裝滿了人蔘,並且都是質量上乘的六年參。這次輪到林尚沃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當時一牛車貨稱為一馱貨,一馱人蔘粗略估計至少值上萬兩銀子,10馱人蔘就是白銀10萬兩,這在當時可是個天文數字。

  黃海道人說:「八年前,我從大人這裡借到2000兩銀子后,又回到平壤找那個妓女,直到有一天,我數了數剩下的錢,發現已經不足100兩。我決心振作精神,於是離開平壤去了開平,將剩下的銀子全部買了人蔘種子,一直走到沒有人居住的長白山深山老林,選中一面背陰的山坡把種子隨風撒下。然後我又回到平壤,娶了那個妓女,用她的積蓄在城外開了家酒館。就這樣一晃八年過去了。我打起精神回到義州,向大人借10輛牛車,帶他們到六年前我到過的長白山裡,到那兒一看,山坡已經變成了一片參田,我把它們全部挖出來運到您這裡。」

  最後,林尚沃付給黃海道人5萬兩銀子買下這批價值10萬兩的參。兩人各取所需,對半分成。

  八年之內,林尚沃用3000兩銀子掙來5萬兩,而那個人也成了大富翁。這也應了我們平時常說的「商道即人道」這句話,意思是經商實際也是投資人,林尚沃的這則逸事為這種商業哲學即商道做了極好的詮釋。

  信報記者劉易摘自《商道》世界知識出版社

  韓國小說《商道》已經是當下最為走紅的財經類書籍。近日在世界知識出版社的《商道》研討會上,許多商界名流由《商道》暢談為商之道。

  ★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

  書中石崇大師說商界就是佛,你要丟掉仇恨這把劍,你會到商界尋找到千萬把救人的劍。我覺得作為一個生意人,應該讓自己的情緒是很清凈的情緒。林尚沃的故事對我們的啟發很大,他說要做好生意,最重要的不是積累金錢,最關鍵的是要積累信譽、積累人心,如果你真正擁有了人心,就有了錢。

  ★SK電訊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劉允

  《商道》在韓國企業界非常轟動,有些像商界里的聖經一樣,三星、SK、LG以及一些小企業,都想從《商道》書中得到些悟性,獲得些啟發。在韓國一些還沒有成功的,甚至在企業中基層的人,想走捷徑的人,都讀《商道》,希望能成為一個大企業家。在韓國,《商道》可以說是商界人人必讀的書。

  ★北京白領服飾公司董事長苗鴻冰

  講到商道,一個人做生意也好,做經營也好,無外乎幾個原則,天時、地利、人和,只有這幾個加起來,才能成就自己的事業,如果光有技巧、有方法,可能很難。

  天時我理解成為合理合法。合理合法,這個商可能就成功了一部分。地利要符合時宜,你做的很多的想法、很多的觀點不能不合時宜。再一個是人和,一定要順應人心,不管是自己的團隊還是服務的顧客,要滿足他們的人心。這樣去做,合時宜、合人心,你的商道才能暢通。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0

主題

7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1
沙發
haqioji 發表於 2004-11-29 08:45 | 只看該作者
很喜歡,即有趣,又受啟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0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