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氣象專家:高相對濕度下PM2.5含水分 觀測數值或虛高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4-3-19 06: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03月18日08:14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2014年3月16日,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小曳在「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中分享霧霾觀點。

  人民網北京3月17日電(實習 李京陽)昨天下午,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小曳在「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中,談到當下的霧-霾觀測與預報時說,由於觀測時氣象條件、所用儀器與是否控制相對濕度的不同,導致觀測結果有可能會比實際情況「虛高」。

  霧和霾不能一概而論:乾濕有別

  張小曳強調要區分霧和霾在污染中的不同作用。他解釋,當空氣中的干氣溶膠(乾性小顆粒)達到一定濃度且使能見度低於10公里才稱之為「霾」;而隨著空氣中濕度增大,水分會附著在PM2.5小顆粒上使顆粒長大,並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成為雲霧的凝結核形成雲霧,空中的液態小水滴導致的能見度低於1公里則稱之為「霧」(如果能見度在1-10公里則被定義為輕霧)。

  他認為,在霧-霾重污染天,霧和霾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同時存在的,都是影響能見度的因素,兩者經常轉化,在霧和霾同時存在的時候既有干氣溶膠(如霾)的影響,也有液化小水滴(如霧)的影響。「舉個例子,很多人問為什麼不能用人工降雨來驅除霧-霾,正常情況下是濕度夠了往空氣中注入凝結核形成雲霧並最終降雨,而霧-霾天我們最不缺的就是凝結核,空氣中大量的污染PM2.5粒子已經活化為雲霧的凝結核了。」

  早晚濕度不同 監測結果也不同

  「當相對濕度大於60%以上時,細氣溶膠例如PM2.5顆粒會吸濕增大,所以沒有控制相對濕度的觀測儀器所測數值就會虛高。因為重量不完全是PM2.5的,還包括吸附在上面的那層水」 張小曳說。同時,由於霧-霾天的空氣相對濕度不斷變化,在觀測過程中干氣溶膠就會隨著相對濕度的變化而變化。他舉例,「早晨空氣濕度大,中午濕度小,不同時間段氣溶膠所含水分不同,那麼沒有控制相對濕度的儀器在不同的觀測時間會受到PM2.5吸濕增長的影響。」

  中美設備方法不同 影響監測結果

  除了濕度變化,設備的不同也是造成觀測值不同的原因之一。張小曳認為,不同觀測網因為儀器和原理不同發布的實時PM2.5值「相互之間有差異是正常的」。目前通過EPA認證的PM2.5監測儀器所採用的原理包括重量法、振蕩天平法和β射線法等,理論上來說只有去掉水分的干氣溶膠才可以比較正確地反映當時PM2.5的值,這需要觀測儀器有控制相對濕度的設計,並將其控制在40-50%以下來進行觀測。

  張小曳表示,採用「振蕩天平法」測量PM2.5,通過振蕩天平加熱控制了部分相對濕度,「這也可能是去年北京市環保局的監測數據比美國大使館低的原因之一」。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6: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